- 主题:开会摸鱼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你都不说外国人
本国人 很多都写不好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美说明了为啥英语国家插班容易
: 直接去美高都能通过高招考试
: 而天朝呢
: ...................
--
FROM 117.129.56.145
你这么一说,英米当个文学家还挺难
咱们国家,小学生文学家都不止一个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明喻、暗喻、拟人、排比、倒叙、插叙 、反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等诸如此类。是不是看起来都很眼熟。
然而,以上不是在列举语文教学的套路,而是我翻译了英语作品中一些常见的 rhetorical devices 和 literacy devices 术语:simile,metaphor,personification,parallelism,flashback, interjection,plot twist, symbolism,analogy,这些。
事实是,大家都是人,套路哪都有。语文有的套路,英语都有,而且还有很多中文没有的,比如什么押头韵之类的。
至于什么分析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这个词起到了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那句话,两边都考得一样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很少听到国外家长抱怨英语里全是套路呢?
一是因为,这些在国外都属于高端知识,低年级孩子学不到,想学至少要等到小学中高年级,甚至高中。而换做国内,只要书上写了这个句子,对应的修辞方法就要掌握。于是,一个美国或者加拿大孩子可能四五年级才知道有personification 这种东西;而国内小朋友最晚在二年级学到咏柳,就得熟练判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区别,不然考试会很难看。
二是,太高级的手法,在国外是普通孩子不配学。英语国家对学生普遍的写作要求是academic writing,就是一个主旨句+解说+几个例子 堆起来的总分总模版。能成功套进这个模板的学生,就是优秀教育成果。这个模板的逻辑水平,怎么说呢,放到国内中考作文去用,也许能保个基础分?就这。而写个记叙文,写个抒情散文,编个小小说,哎哟不得了,这叫creative writing,创作,有志于学这个的学生才会上专门的课,学到上述五花八门的技巧。
三是,国外教育掺水严重。五段论模版可以写一本书。五感描写法又能出一本书。记叙文六要素也能单独出一本书。国内一堂语文课讲十个手法,放国外可以讲两年还讲不完。工作量被摊到约等于零,当然就感觉不到难度了。
于是,说回来,为什么国内语文有这么多套路,是因为无论国内国外,语文本来就有这么多套路。只不过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在国外他不配学,在国内他必须学。
而这些写作技巧和手法,本来是很正常的工具。但是量一大,就跟数学公式的情况很像:头部学生看懂了来龙去脉,用起来得心应手;中段和后段学生学得云里雾里,只好生搬硬套。量大,难,老师经常讲不好,还非得考,于是,国内语文的套路体感就非常强烈。
这里核心问题是,教育系统的出发点差异,这个教育系统在把学生当成什么人来教。国外按50%以后的水准要求全体学生,先默认学生都是傻子,不配学这么多;国内按前50%甚至更前的水平要求全体学生,恨不得按文豪水准培养所有人。
很难评价到底哪边更对或者更错。现实是两边学生都要付补课费,只不过,两边付补课费的群体,成绩百分位正好相反。
--
FROM 117.129.56.145
需要说什么呀?
很多国家的本科率差不多都20-25%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不说外国人本国人  ...
--
FROM 92.92.129.*
是个很“专业”的事 这种感觉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一说,英米当个文学家还挺难
: 咱们国家,小学生文学家都不止一个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
FROM 142.179.74.*
打这么多字还能规范用序号和标点,冲这个也要给你点赞!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明喻、暗喻、拟人、排比、倒叙、插叙 、反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等诸如此类。是不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205.30.*
网上看了看可汗学院的课件
又问了问AI
大约结论不用扒拉小孩书包了
集合的基本概念在高二引入
就教到属于,相交,不属于这种程度
另一支选修课也出现在高二
叫做“数学专精”
大约全校没几条人在学的那种课
连理科预科--生物或化学专业都没必要肝这个
专供有志于预科物理与数学选科的
这种课件我就懒得翻了,累。。。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多谢 ...
--
FROM 92.92.129.*
我认为学习套路是非常必要且高效的学习方式,套路就是形式,让所有人拥有一个简洁、高效、合理的形式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就是语文体系的度量衡。
我觉得语文教学还是有问题的,就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套路这种说法,回避套路的形式总括属性,而专注于零散的各类知识点,学习被打散了,有天赋的人能自我收拾总结出来,而大多数人没法形成有机的形式体系,这造成了大多数人语文形式逻辑的混乱。
感觉套路被妖魔化、低级化,其实套路应该是形式的科学化,是高级的。
很多人认识不到套路,已经说明了曾经语文教育的失败,曾经的教育没有明确“形式”的总纲作用,而教学直接就“散”了,散而不聚,最终很多人都是零散的知识点,随着知识点的遗忘就没啥了。
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建立套路体系(形式体系),所有学习的知识点都是填充这个体系的,体系就是铁打的营盘,知识就是流水的兵。
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是否有操作性?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个很“专业”的事 这种感觉
--
FROM 114.254.174.*
对了,还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区别是日常作业没有阅读理解题,不用家长对着标准答案琢磨套路。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本书和选段都有,选段主要是诗歌、非虚构。
: --
--
FROM 126.166.100.*
赞排版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 明喻、暗喻、拟人、排比、倒叙、插叙 、反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等诸如此类。是不是看起来都很眼熟。
: 然而,以上不是在列举语文教学的套路,而是我翻译了英语作品中一些常见的 rhetorical devices 和 literacy devices 术语:simile,metaphor,personification,parallelism,flashback, interjection,plot twist, symbolism,analogy,这些。
: ...................
--
FROM 120.244.162.*
是啊,有人标点、空格、换行都不用,一大堆字读起来就像文言考断句一样
【 在 janepencil 的大作中提到: 】
:赞排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4.1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