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开会摸鱼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你都不说外国人
本国人 很多都写不好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美说明了为啥英语国家插班容易
: 直接去美高都能通过高招考试
: 而天朝呢
: ...................
--
FROM 117.129.56.145
你这么一说,英米当个文学家还挺难
咱们国家,小学生文学家都不止一个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讲讲为什么国内语文有那么多套路
明喻、暗喻、拟人、排比、倒叙、插叙 、反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等诸如此类。是不是看起来都很眼熟。
然而,以上不是在列举语文教学的套路,而是我翻译了英语作品中一些常见的 rhetorical devices 和 literacy devices 术语:simile,metaphor,personification,parallelism,flashback, interjection,plot twist, symbolism,analogy,这些。
事实是,大家都是人,套路哪都有。语文有的套路,英语都有,而且还有很多中文没有的,比如什么押头韵之类的。
至于什么分析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这个词起到了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那句话,两边都考得一样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很少听到国外家长抱怨英语里全是套路呢?
一是因为,这些在国外都属于高端知识,低年级孩子学不到,想学至少要等到小学中高年级,甚至高中。而换做国内,只要书上写了这个句子,对应的修辞方法就要掌握。于是,一个美国或者加拿大孩子可能四五年级才知道有personification 这种东西;而国内小朋友最晚在二年级学到咏柳,就得熟练判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区别,不然考试会很难看。
二是,太高级的手法,在国外是普通孩子不配学。英语国家对学生普遍的写作要求是academic writing,就是一个主旨句+解说+几个例子 堆起来的总分总模版。能成功套进这个模板的学生,就是优秀教育成果。这个模板的逻辑水平,怎么说呢,放到国内中考作文去用,也许能保个基础分?就这。而写个记叙文,写个抒情散文,编个小小说,哎哟不得了,这叫creative writing,创作,有志于学这个的学生才会上专门的课,学到上述五花八门的技巧。
三是,国外教育掺水严重。五段论模版可以写一本书。五感描写法又能出一本书。记叙文六要素也能单独出一本书。国内一堂语文课讲十个手法,放国外可以讲两年还讲不完。工作量被摊到约等于零,当然就感觉不到难度了。
于是,说回来,为什么国内语文有这么多套路,是因为无论国内国外,语文本来就有这么多套路。只不过作为一个普通学生,在国外他不配学,在国内他必须学。
而这些写作技巧和手法,本来是很正常的工具。但是量一大,就跟数学公式的情况很像:头部学生看懂了来龙去脉,用起来得心应手;中段和后段学生学得云里雾里,只好生搬硬套。量大,难,老师经常讲不好,还非得考,于是,国内语文的套路体感就非常强烈。
这里核心问题是,教育系统的出发点差异,这个教育系统在把学生当成什么人来教。国外按50%以后的水准要求全体学生,先默认学生都是傻子,不配学这么多;国内按前50%甚至更前的水平要求全体学生,恨不得按文豪水准培养所有人。
很难评价到底哪边更对或者更错。现实是两边学生都要付补课费,只不过,两边付补课费的群体,成绩百分位正好相反。
--
FROM 117.129.56.145
是
和公司英国人聊过 ,他学历史的
就说英国的 文科生 ,初中就不学数理化了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大的基础教育
: 真的质量太高了
--
FROM 117.129.56.145
咱们国家要
北大就是学艺术,也得学微积分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历史的大学也要学微积分吧
--
FROM 117.129.56.145
还有几个原因
李斯人品不行
谏逐客书与爱国也矛盾了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过去,编写教材的专家和老师们更喜欢《过秦论》。其实也和传统上中文写作的功能有关,更多是为了煽情渲染说服统治者,而不是真的阐释、论述。
:
--
FROM 117.129.56.252
物不产于秦而可宝者多 士不生于秦而愿忠者众
就是有奶就是娘的思想
所以要学习屈原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果然有人品的锅,要是真选了估计也会有争议。可我没觉得它怎么与爱国矛盾了呀,把国家建设好不是第一位的吗……
: 论坛助手,iPhone
--
FROM 117.129.56.252
是
咱们一直是人才输出国
肯定不能 宣传 这种
思想
过去还学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要是钱学森等人学了李斯 的思想 ,那就不回来了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 这立场难道不是站的物/人才接收国?美国全世界招人也没考虑对人才输送国的负外部性吧…… 当然咱们前阵子落后 可能得恢复到盛唐那种相对位置才更有底气海纳百川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29.56.252
米国 当时和逐客差不多吧
叫麦卡锡注意
咱们 还是注重人品的
都知道苏黄米蔡,本来是蔡京,就因为是个奸臣,改成蔡襄了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人文章是站秦国利益 咱学的时候要是代入他国立场 有点割裂
: 逐客要是扩大到所有跟国外有牵扯的力量像董明珠之前说的那样 那钱学森也回不来
: 论坛助手,iPhone
: ...................
--
FROM 117.129.56.252
是啊
科学家太少了
书法家 文学家就多
同理也没人 学习 秦桧书法,只能看看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王不是又开始,但一般舆论还是认为这样不对吧
: 注重人品是没错 但感觉也看位置 沈括似乎人品不咋滴但历史课本还把人当正面典型 可能他这个赛道人太少了。。。
: 论坛助手,iPhone
: ...................
--
FROM 117.129.5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