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我对小奥和儿童教育的一点感受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建议轻易放弃校内去搞所谓的专项,更不建议尽早,除非家庭在专项方面有充足的资源或者孩子有极高的天赋。还得记住,这些天赋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还有很大变数;孩子几岁时展现出来的所谓天赋,很可能在职业选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校内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最稳妥的路径,大多数孩子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内,走正常升学途径有基本的保障。努努力,前30%甚至只要不是后30%都能过得不错。所谓的专项,选拔的是前1%甚至万分之一的孩子,要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大,对于绝大多数家庭和孩子都不是好的职业选择。
【 在 Ego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就是帮助娃发展长板吧。我家老大数理天赋相对好些,大班就能轻松理解进制位值这样的概念,而且也有兴趣,所以三年级寒假给他报了奥数班,毕竟老师再不行也比我这样的数学渣强。老二既没天赋也没兴趣,所以他跟好课内就行,空闲时间搞搞阅读和体育,跟小朋友多玩一下。如果娃展现出的天赋是在其他方面,我个人倾向于校内求个及格就好,尽早搞专项。
: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谢谢,我们肯定是校内路线了哈哈。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建议轻易放弃校内去搞所谓的专项,更不建议尽早,除非家庭在专项方面有充足的资源或者孩子有极高的天赋。还得记住,这些天赋随着孩子生长发育还有很大变数;孩子几岁时展现出来的所谓天赋,很可能在职业选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 校内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最稳妥的路径,大多数孩子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内,走正常升学途径有基本的保障。努努力,前30%甚至只要不是后30%都能过得不错。所谓的专项,选拔的是前1%甚至万分之一的孩子,要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大,对于绝大多数家庭和孩子都不是好的职业选择。
:
--
FROM 222.247.81.*
从小就考试排名不也是习惯了竞争输赢?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体育活动对抗压确实很有帮助,体大的学生几乎没有抑郁的,从小就习惯了竞争输赢。
:
--
FROM 123.122.133.*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小就考试排名不也是习惯了竞争输赢?
:
小学的考试排名,按现在的研究是认为有害无益。
--
FROM 223.104.42.*
当时还没有锁区呢,是可以DZ的。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但孩子在昌平读小学初中,学了奥数基本也不可能DZ小强。
--
FROM 112.224.157.*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还没有锁区呢,是可以DZ的。
家长从未想过DZ,应该也没考虑过ZP,从小也没有给孩子报班。中考跨区考入人大附,最后应该是考到了实验班。据说不仅不学奥数什么班都不报。但因为女孩从小聪明+自律,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另一个同事男孩海淀普通小学初中,家长中考前才报1V1,高中也一直校外1V1补课,今年高考668。不过,前者父亲是20多年前的三清,后者父亲20多年前是清华本。
所以,父母智商高,孩子不卷,下限都不低。运气好的话,上限还很高。奥数的价值,90%是符号显示作用,告诉别人我智商不错,但奥数本身学的东西,对智商在线的,任何时候学,都一样。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83.241.216.*
FROM 183.241.216.*
快乐成长,“兴趣、习惯、性格、心理”都是慢慢建立的
--
FROM 183.17.236.*
【 在 ppzhu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点,天赋是天生的,赞同;但是习惯这个是个伪概念
: 第二点,数学天赋在学业考试中没有那么重要,毕竟高中还有物理和化学,生物,而后面三门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可以查找相关文献,看数学难度系数;另外,不要觉得孩子小学数学不怎么样,就给孩子贴标签。不讨论天才那部分,只考虑大多数普通人。
: 第三点,抗挫折能力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增强的,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不行,长大就不行;多让孩子自主决定,自主承担后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单一的学业,会让孩子核心更稳定。
: ...................
认同此观点
--
FROM 183.1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