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我对小奥和儿童教育的一点感受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并接受人和人的差异性,焦虑是大人的问题。
: 作为家长,必须要区分大人的焦虑和小孩的焦虑。
:
早期没必要。现在都推荐的是不比较,特别是排名类型的比较。
--
FROM 223.104.44.*
怎么能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输赢?我家下国象输了倒还好 学踢足球输了就开始哇哇哭找茬儿对方哪儿哪儿犯规 — 我们学足球真是只是冲着强身健体 没指望他赢。。。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和别的孩子比较还是重要且必要的,正确面对就行。
: 孩子迟早是要和别的孩子比较的,无论是哪方面。应该让孩子早一点认识到并学会接受人和人的差异。他体育好,她唱歌跳舞好,我数学好,你语文好,各有各的特点...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1.69.3.*
是的 不要低估孩子的敏感性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跟家长很亲近,稍微懂事点的孩子,包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会感受到。即便孩子没有明显表现,还是会对孩子有影响。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1.69.3.*
哈哈哈我家开始的时候也是特别怕输,怕到不敢下棋不敢踢球的地步。要说不在乎输赢,对小孩来讲是不可能的,到后来输赢见得多了就好了。现在踢球输赢两位数都是常事,自己能有几个动作或者对抗做得不错就行,如果自己能进球那就更好。
我觉得足球更大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习惯对抗、协作和输赢,强身健体倒还在其次。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能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输赢?我家下国象输了倒还好 学踢足球输了就开始哇哇哭找茬儿对方哪儿哪儿犯规 — 我们学足球真是只是冲着强身健体 没指望他赢。。。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18.249.94.*
我们刚学了半年 还处于1v1和2v2的阶段:)我发现人都更倾向于找自己的舒适区 他注重规则就老找茬儿对方犯规 可球场上这样唧唧歪歪真的很败好感。。。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我家开始的时候也是特别怕输,怕到不敢下棋不敢踢球的地步。要说不在乎输赢,对小孩来讲是不可能的,到后来输赢见得多了就好了。现在踢球输赢两位数都是常事,自己能有几个动作或者对抗做得不错就行,如果自己...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1.69.3.*
慢慢来吧,看怎样能让他意识到球场上叽叽歪歪不好。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刚学了半年 还处于1v1和2v2的阶段:)我发现人都更倾向于找自己的舒适区 他注重规则就老找茬儿对方犯规 可球场上这样唧唧歪歪真的很败好感。。。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18.249.94.*
你这种认钟跟小孩数数差不多,会12345不代表他明白这些数字的序列和数量含义。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钟 对不同地方人的难度不一样我们这边 把5分钟说成一个字, 一个小时就是 1到 ...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23.104.41.*
话说太早了,三年级之前的,你靠家里提前学,很容易最高班型。等四五年级,还这个状态,别说高端班,中端班都没戏,你就回头着急补了。因为四五年级才会深入,才上难度。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小奥,我自己是不喜欢甚至反对小奥的,以前在版上也和版友争论过。一个是是否符合智力发育规律的问题,一个是过早套路化形式化是否会限制真正有天赋的孩子。
: 我家老大二年级之前没有上过线下的数学课(也有疫情的原因),升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而思高思优才的考试,都考进了最高班,选了学而思的。过去一年的学习也是处于半放养状态,除了上课外花的时间很少,平时考试也经常不到平均分,但升三的时候也考进了最高班。现在我老婆也比较佛系了,认同了我的“兴趣、习惯、性格、心理”说法,这个暑假除了体育别的班都没上。
: 老二虽然还没上幼儿园,但很显然没有数学天赋也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们压根就没考虑过奥数什么的,将来数理方面能正常跟上就很好了。
: ...................
--
FROM 222.131.25.*
点赞,说得挺到位的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老大马上三年级,老二马上幼儿园,儿童教育其实才刚开始,并没有多少经验。我和我老婆都算是小镇做题家出身,我自己现在是大学老师,也见过不少按理说很优秀的孩子。综合自身和带孩子的经历,有一点点感受,和大家交流。
: 第一,天赋是天生的,上各种课外班的目的是获取天赋以外的优势,这也是课外机构营销获利的核心。我认为天赋以外最重要的是这几点:兴趣、习惯、性格、心理素质,这几点虽然也和天赋相关,但属于可以后天培养的。至于说额外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孩子来说并不重要。逼着孩子学习,好的期望是有助于养成学习习惯和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就会厌学,你希望加强的思维反而会钝化。这个度只能靠家长自己把握。
: 第二,数学天赋很早就会显现出来,一个是对数字和规律的敏感,一个是对抽象思维的偏好。前一个容易理解,后一个可以看看孩子数数或者做数学题的时候是否需要具象化,比如10个苹果给谁3个或者平分给几个人之类的。当然,不是说需要具象化的孩子数学就不好,但在纯粹的抽象思维中很可能是没有优势的,而数学的本质是对规律的抽象。
: ...................
--
FROM 223.104.41.*
你大概没怎么看我的内容,我不是针对小奥,只是泛泛的几点感受而已。我家没有提前学,不需要也没打算走奥赛的路。
虽然我家还早,不过从小到大的牛蛙也见过不少了。当然,个人见识有限,以偏概全总是难免的。
【 在 and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说太早了,三年级之前的,你靠家里提前学,很容易最高班型。等四五年级,还这个状态,别说高端班,中端班都没戏,你就回头着急补了。因为四五年级才会深入,才上难度。
--
FROM 218.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