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6岁以前运动玩耍比学习重要
我没有分某类会怎样怎样啊?你怎么阅读的?
我说的有一丝你所述的意思?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逻辑根本就是没逻辑
: 语数英既然重要,为什么就不是六岁前主线了?
: 另外游泳跳舞游泳画画这些班为啥就会厌学了?
: ...................
--
FROM 114.254.174.*
错了,或者说你理解错了。
人的一生中神经突触最丰富的阶段是三岁前后;三岁前神经系统快速发育,产生大量突触;三岁后开始特化,将近一半的突触会消失,伴随着大量得不到刺激的神经元凋亡,剩下的则会被不同程度增强,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早期,20岁前后。
也就是说,三岁时基本上神经系统的上限就已经确定了,所谓的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三岁到六岁是决定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方向的重要阶段,绝不可以忽视。运动神经只是大脑的一小部分,早期发育对逻辑、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其实差别不大,都是中人之资,上下不到一个标准差。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幼儿的记忆容量有限,而且相当部分存储会在6岁左右抹去,重新构造存储生物单元。
: 幼儿园记忆大量知识,最终会被抹除,只保留小容量底仓,然后需要重新装载,之前大多无用功,且幼儿大量学习影响大脑6岁左右的生物重构,得到一个功能稍弱的大脑,就是高开低走。
: 6岁以前,应该大量玩耍运动,这会促进大脑功能的发育与重构,从而使大脑功能增强。
: ...................
--
FROM 218.249.94.*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或者说你理解错了。
: 人的一生中神经突触最丰富的阶段是三岁前后;三岁前神经系统快速发育,产生大量突触;三岁后开始特化,将近一半的突触会消失,伴随着大量得不到刺激的神经元凋亡,剩下的则会被不同程度增强,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早期,20岁前后。
: 也就是说,三岁时基本上神经系统的上限就已经确定了,所谓的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三岁到六岁是决定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方向的重要阶段,绝不可以忽视。运动神经只是大脑的一小部分,早期发育对逻辑、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 ...................
这些都理论上的。我说个实际的统计,如果特别关注后面学习成绩,幼儿园大班时就能看出来。阅读和数学能力都和后面成绩强相关。特别是数学。
--
FROM 111.199.84.*
赞,你发个帖,进一步说说
神经发育是一面,我最初也不了解。
最初我遵从的就是保障睡眠与放松,然后找到长板鸡一鸡,最初都不是直接和学业有关。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或者说你理解错了。
: 人的一生中神经突触最丰富的阶段是三岁前后;三岁前神经系统快速发育,产生大量突触;三岁后开始特化,将近一半的突触会消失,伴随着大量得不到刺激的神经元凋亡,剩下的则会被不同程度增强,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早期,20岁前后。
: 也就是说,三岁时基本上神经系统的上限就已经确定了,所谓的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三岁到六岁是决定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方向的重要阶段,绝不可以忽视。运动神经只是大脑的一小部分,早期发育对逻辑、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 ...................
--
FROM 114.254.174.*
这是儿童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有严谨的研究数据,不单是理论上的。
对于极少数儿童,6个月甚至3个月就能看出不同。
幼儿如果在认知、理解、空间和抽象思维能力某方面有突出天赋,很早就会显现出来;也有一些会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基本上6岁以前就足以判断个大概差不离了。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理论上的。我说个实际的统计,如果特别关注后面学习成绩,幼儿园大班时就能看出来。阅读和数学能力都和后面成绩强相关。特别是数学。
--
FROM 218.249.94.*
“只能报1个班,”
“只要报班就是学科。报2个玩乐班和报2个学科班是一样的”
“这要报3个班,以后不厌学就少见了。”
上面都是你说的原话呀
“玩乐班和学科班是一样的”,你说的呀。
实际上厌学主要是负面情绪积累。在引导控制下正反馈足够是不会厌学的。另外玩乐班几乎不会积累负面情绪。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分某类会怎样怎样啊?你怎么阅读的?
: 我说的有一丝你所述的意思?
--
修改:zyd FROM 171.222.185.*
FROM 171.222.185.*
按你所述,3-6岁要选择鸡娃方向,我娃当年选择了围棋(4岁启动,1年级之后转向数学),围棋就是选择逻辑,和数学有相关性,后期娃数学是明显超出均线的。
没碰语文、英语,小学1、2年级都学得费劲,3年级之后开始语文、英语的学习能力缓慢且持续地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感觉初二还在提升,就是经常喜欢拽几句,虽然感觉稚嫩,但确实有提升的感觉,有兴趣拽几句总会有进步的吧。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或者说你理解错了。
: 人的一生中神经突触最丰富的阶段是三岁前后;三岁前神经系统快速发育,产生大量突触;三岁后开始特化,将近一半的突触会消失,伴随着大量得不到刺激的神经元凋亡,剩下的则会被不同程度增强,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成年早期,20岁前后。
: 也就是说,三岁时基本上神经系统的上限就已经确定了,所谓的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三岁到六岁是决定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方向的重要阶段,绝不可以忽视。运动神经只是大脑的一小部分,早期发育对逻辑、空间、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 ...................
--
FROM 114.254.174.*
简单说,第一孩子的大脑并不是电脑硬件,而是正在发育的复杂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输入和反馈会显著影响发育的结果;第二神经突触在三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是不断修剪增强的过程,所以六岁以前的输入和反馈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接受,第二点比较专业,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运动玩耍也可以刺激孩子大脑发育,但绝不是放羊,而是需要大量的输入和反馈。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你发个帖,进一步说说
: 神经发育是一面,我最初也不了解。
: 最初我遵从的就是保障睡眠与放松,然后找到长板鸡一鸡,最初都不是直接和学业有关。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这里强调的是报班超过2个,孩子基本被束缚住了,强调的是时间管理,所以所谓的非学科和学科是一样的,都要占用时间,一个人的时间被管控了,能热爱学习?能持续多久?
天赋异禀的效率高,应付2个课外班依然有大量空余时间,绝大多数人能有效应付2个课外班已经非常出色了,问题是大多数人应付不了,综合性价比上还不如1个班。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报1个班,”
: “只要报班就是学科。报2个玩乐班和报2个学科班是一样的”
: “这要报3个班,以后不厌学就少见了。”
: ...................
--
FROM 114.254.174.*
可能有一定影响吧。
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其实受天赋影响不大,或者说对天赋的区分程度不大,当然要到顶尖的外交官演说家或者作家这个程度还是需要天赋的。
纯粹的天赋可能在三岁以前就已经确定了,或者说天赋就是天生的,和后期培养关系不大。但大多数孩子的天赋相差不大,也到不了受天赋限制的天花板。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你所述,3-6岁要选择鸡娃方向,我娃当年选择了围棋(4岁启动,1年级之后转向数学),围棋就是选择逻辑,和数学有相关性,后期娃数学是明显超出均线的。
: 没碰语文、英语,小学1、2年级都学得费劲,3年级之后开始语文、英语的学习能力缓慢且持续地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感觉初二还在提升,就是经常喜欢拽几句,虽然感觉稚嫩,但确实有提升的感觉,有兴趣拽几句总会有进步的吧。
--
FROM 218.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