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虹和韦东奕的职业生涯比较是不是对奥数的沉重打击
培训机构和老师的水平不够,不等于培训对象的水平不够。
就算是北大数院的,出来当机构老师的显然也属于水平不高的。
国外没有这么多培训机构,没有系统化的奥赛体系,反而能涌现出更多的大家。
如果从王虹韦东奕这个水平的数学人才来考虑,中小学的校外培训机构就应该被打击被限制。各种竞赛可以搞,可以由国家或者非盈利机构来搞,目的是选拔人才而不是赚钱。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帮助说明双方都水平不够,就这么简单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还是那句话,不要拿着结果反推,中国没菲奖,推不出奥数体系问题。
看看其他奖项奥数的比例,比如拉马努金,就说明不是体系问题。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培训机构和老师的水平不够,不等于培训对象的水平不够。
: 就算是北大数院的,出来当机构老师的显然也属于水平不高的。
: 国外没有这么多培训机构,没有系统化的奥赛体系,反而能涌现出更多的大家。
: ...................
--
FROM 123.125.174.*
我不知道你说的体系是什么。
奥数和其他竞赛等等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他们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选拔人才。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那句话,不要拿着结果反推,中国没菲奖,推不出奥数体系问题。
: 看看其他奖项奥数的比例,比如拉马努金,就说明不是体系问题。
--
FROM 218.249.94.*
对于够得上奥赛获奖的人,机构并不赚钱,甚至愿意出人出钱,所以你觉得的问题出在全民参与身上。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知道你说的体系是什么。
: 奥数和其他竞赛等等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他们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选拔人才。
:
--
FROM 114.254.3.*
是的,相当于为他们打广告了。机构出人出钱的目的还是赚钱,为了忽悠更多人来交钱,可以说“全民参与”就是他们想要的。至于够得上奥赛获奖的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参加培训的孩子是否能从他们的培训中获益,他们并不在乎。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够得上奥赛获奖的人,机构并不赚钱,甚至愿意出人出钱,所以你觉得的问题出在全民参与身上。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这确实两个课题。
相关性,已经证明了,done。
因果关系,确实关系不大。竞赛主要是选拔功能,附带学到一些知识。国集级别的选手如果把搞中学竞赛的经历用到大学数学的学习上,在初中阶段完成相当比例的本科数学的学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很可惜,他们要先解决升学问题,一切都在高考制度下,魔都的言哥在阿赛获奖后还要参加中考,多么有趣的画面。
为了升学会急剧放大学习奥数或竞赛的人群规模,各方都有责任,但真正搞竞赛的人极少,学习奥数或竞赛跟真正搞竞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极容易被混淆。所以,还是升学的锅,跟竞赛关系也不大。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零成本,但要证明它,要付出极高成本,这或许就是以公平为主旨的高考制度的瑕吧。
【 在 youyo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我关注的是竞赛是否能促进数学天赋的成长和充分发挥,是不是有因果关系。
: 竞赛能起到一定的筛选作用,竞赛高手相比普通孩子取得更高成就的几率显著更高,这很容易理解。但这些竞赛高手如果不花那么多时间去搞竞赛去解已知答案的题,是否会取得更高成就?这至少是有可能的。从这一点来考虑,中国竞赛的内卷可能是有害而非有益的。
: 学术成就是在成年阶段,但成长发育是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中国的竞赛恨不得从幼儿园抓起,绝非好事。从这一点来说,打击小幼阶段的校外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至于中学竞赛,可能是有好处,但系统化的校外培训反而模糊了人才天赋上的区别,也不是好事。
: ...................
--
FROM 223.71.245.*
我赞同你的观点。
竞赛没问题,但机构有问题。
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选拔人才,机构都是负作用。
【 在 whatswr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找错对比对象了。韦东奕和王虹对数学的热爱都是发自内心的。只是一个参加了国际奥数比赛。王虹走的路更像八中少年班高考路线。结果殊途同归都进数学百花园。
: 中国的奥数人才培养机制确实有些为了奖牌而奖牌,为了升学而竞赛。那些自以为在培养数学人才奥数专家们,更多的是在毁人不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菜鸡互啄啄出优越感」
--
FROM 218.249.94.*
竞赛没问题,我赞同。
我认为有问题的是校外培训机构,他们是急剧放大的奥数和竞赛人数的主要推手。这些机构的目的就是赚钱,竞赛或升学都不过是他们利用的手段而已。
正如你所言,天赋是天生的,机构不可能给与;证明天赋需要付出成本,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证明天赋,但机构显然不是为了证明孩子的天赋。机构让家长和社会相信,通过他们的培训能够让孩子获得天赋以外的优势,才愿意付出高额费用。
公平的升学制度必不可少,不能把锅甩给升学制度。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确实两个课题。
: 相关性,已经证明了,done。
: 因果关系,确实关系不大。竞赛主要是选拔功能,附带学到一些知识。国集级别的选手如果把搞中学竞赛的经历用到大学数学的学习上,在初中阶段完成相当比例的本科数学的学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很可惜,他们要先解决升学问题,一切都在高考制度下,魔都的言哥在阿赛获奖后还要参加中考,多么有趣的画面。
: ...................
--
修改:youyo FROM 218.249.94.*
FROM 218.249.94.*
不能拿奥数去碰瓷儿数学研究。数学研究是出于本心对数学的热爱,奥数的影响因素就多了去了,我妈让我学的升学指挥棒,拿金牌可以直接保送大学,都是功利性质的,王可能更纯粹一点,能从建筑转到数学来回跳完了觉得还是喜欢研究数学,还有环境因素,学术圈的氛围,和你周围的人是否踏实下来做研究能互相探讨,一个适合的导师的引导都很重要,韦东奕只具备其一,是很难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
【 在 yimaocp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如何看 ...
--
FROM 223.104.38.*
我反对的不是竞赛,而是泛滥的校外培训机构。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确实两个课题。
: 相关性,已经证明了,done。
: 因果关系,确实关系不大。竞赛主要是选拔功能,附带学到一些知识。国集级别的选手如果把搞中学竞赛的经历用到大学数学的学习上,在初中阶段完成相当比例的本科数学的学习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很可惜,他们要先解决升学问题,一切都在高考制度下,魔都的言哥在阿赛获奖后还要参加中考,多么有趣的画面。
: ...................
--
FROM 218.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