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娃的大学
感觉你的工作做的足够多了
但是感觉晚了点,或者说应该早点放手
数学你说的这些问题最终还是要孩子自己有明确认识并实践应用
但是如果数学只扣了这5分和压轴最后一问,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不可能一点失误都没有的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也没太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校也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深度介入顶多起到答疑的作用,效果聊胜于无,肯定远不及学校老师来的专业。
: ...................
--
FROM 124.127.234.*
能理解你为什么说670不算什么、未必比570更有出息了。
家长尽力的很多,未必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但是不尽力,只会遗憾更多了。
父子缘分一场,尽了全力,对得起自己和孩子,就挺好了。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的不光是分数,家长做了各方面的好榜样啦。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
: ..................
--
FROM 223.104.195.*
670+就有机会top2强基了
【 在 x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一代人有1代人的运和命。
: 话说理想分数670+跌一个档次的话 难道你给孩子定位的是国科大吗
: ...................
--
FROM 124.127.234.*
学霸父母学霸娃 都很优秀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
: ...................
--
FROM 111.198.57.*
我记得你说过孩子成绩,已经挺强大了
能理解为什么家长耿耿于怀,因为离清北线也在弹性范围内...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
: ...................
--
FROM 115.171.198.*
挺佩服你的,有毅力能执行。
我不行,看一道题就烦。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也没太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校也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深度介入顶多起到答疑的作用,效果聊胜于无,肯定远不及学校老师来的专业。
: ...................
--
FROM 202.108.199.*
这挺好的,跟你们家长交流多顺畅,大学生家长都羡慕能给父母多说话的孩子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观察,不直接干涉了。
: 我把自主权都交给大娃自己,让他自主选择自担结果,但貌似大娃不接,总给他妈说些事。
: 大娃今天翘了最后一节课(闲课),迫不及待地赶向地铁,给他妈打了个电话报备一下,顺带说“考上北大的同学也不怎么学习,以前就是数学提前学强基所以考高分...现在都是玩...想想我也就轻松了”,都没怎么明白他想说啥,别人站在山顶休息,你站在山脚下能对等吗?总之,我们不插手了,其实高中3年也没插手,就是调整作息也不成功,上大学后给他明确了自我负责,我们只观察不管事。
: ...................
--
FROM 123.121.177.*
孩子们对未来都会有个预期和规划的,比咱们年轻时候稀里糊涂的要强很多。想走学术道路的,想走选调的,以及想出国的,卷的方面都不一样。你侄女这种操作一看就是想保研读博的走学术路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我侄女挺有心眼的。
: 最初进学校的竞赛队并没有优势,侄女主动接触,帮学长们打下手,学长们愿意带她,老带新也是传统吧。
: 后来侄女也成为竞赛队的核心人员,接着又传递给下届。
: ...................
--
FROM 123.121.177.*
这笑话很深刻呀。。。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笑话
: 让孩子去朋友公司工作,朋友说“来吧,做副总行不行?”
: 孩爸说“没经验,让他到基层锻炼锻炼”
: ...................
--
FROM 123.121.177.*
虽然我家还很小,但我深有同感,我也就讲点具体的方法技巧,至于更深一点的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或者更深的如何学数学,并不感兴趣、所得甚少。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也没太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校也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深度介入顶多起到答疑的作用,效果聊胜于无,肯定远不及学校老师来的专业。
: ...................
--
FROM 11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