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娃的大学
对,基本面还好,总是希望娃能更积极些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品、身心康健,再加能读个大学就挺好的。
:
--
FROM 114.254.174.*
是这样,我侄女挺有心眼的。
最初进学校的竞赛队并没有优势,侄女主动接触,帮学长们打下手,学长们愿意带她,老带新也是传统吧。
后来侄女也成为竞赛队的核心人员,接着又传递给下届。
大学后期不忙的时候,侄女都会去实验室,帮学长们干干活,聊会天...后来就忧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了,学长们读到博士毕业就业前景都不好,有的只能在学校继续再待着。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老师找不找得到学生给打工,而是学生有没有机会能找到老师愿意带着练习练习
:
--
FROM 114.254.174.*
有个笑话
让孩子去朋友公司工作,朋友说“来吧,做副总行不行?”
孩爸说“没经验,让他到基层锻炼锻炼”
朋友说“基层不行,基层都是博士,你孩干不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想象着应该都是私人的小公司?
: 但是这个我们说也不属于普娃的路径对不
: 并且两个娃要么都是废柴要么都挺靠谱,不然总有一爹吃亏
--
FROM 114.254.174.*
本科生给研究生帮忙打下手,你这个case就很合理。本科生直接给导师干活,或者导师直接安排本科生给研究生干活,那就得问个为什么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我侄女挺有心眼的。
: 最初进学校的竞赛队并没有优势,侄女主动接触,帮学长们打下手,学长们愿意带她,老带新也是传统吧。
: 后来侄女也成为竞赛队的核心人员,接着又传递给下届。
: 大学后期不忙的时候,侄女都会去实验室,帮学长们干干活,聊会天...后来就忧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了,学长们读到博士毕业就业前景都不好,有的只能在学校继续再待着。
: --
--
FROM 126.166.118.*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也没太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校也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家长深度介入顶多起到答疑的作用,效果聊胜于无,肯定远不及学校老师来的专业。
我家孩子属于后者,我虽然在孩子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上做到了亲历亲为、深度介入,但未敢有寸功可言!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高考成绩是他自己的,我介不介入对他的最终成绩影响不大。高考那一锤子买卖既要有实力打底,也充斥着各种运气和随机因素。
拿数学来说,我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是很多的,基本上做到了凡是他让我见到的错题,我都重新做了一遍,找出他做错的原因,带着他总结规律,举一反三。但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原因是我所做的很多工作,他后来通过大量的课堂刷题也会慢慢完成。从最终的高考来看,我觉得自己对孩子数学成绩的提升连5分的贡献都没有。今年高考有道填空题,是求一个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我曾分享过,就是一道小学水平口算级别的题目而已,解法不下十几种,但孩子就是把这5分给丢了,直接后果就是大学档次下了一个台阶。这种题目且不说它是否是小学水平,就算是高中知识,绝对是课内的。高中学习到立体几何求体积这个知识点时我也辅导过他,带着他推导棱台体积公式。考后我翻开其高中课本,棱台体积公式赫然就列在那儿!但他竟然没印象,考场上还是用自己的一套办法去处理,结果就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没算对。像这种情况,很难说家长介入究竟会不会起到效果。
每个人性格不同,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差异也很大。譬如我本人喜欢大量的记忆,当然还没变态到去背诵圆周率这种程度。我记忆的前提是我自己先要搞明白,之后记住它。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就对这个知识不再怀疑,欣然收入囊中,变成自己的东西。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没必要从头推导,这就是对知识的信心或信念。我孩子恰不喜欢这种记忆,解决问题时,习惯于现场推导公式。比如物理弹性碰撞中的结论,我觉得没必要每次都从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开始列式推导,经过一而再的刷题复现,早就应该形成一种物理的直觉。对此我屡次提醒他,但他总有说辞应对,说是记住的不如现场推导的可靠。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牢记等比公式变形的各种技巧,这种记忆已经形成一种直觉,我孩子到高中都没掌握这项看起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技能。其他像十字相乘因式分解、多项式除法,待定系数分解因式,利用平方和公式对任意数开根号的技巧,都是初中的知识积累,而且每次跟他讲起,基本上都跟上了新大陆一样,关键是反复几回事后仍然没印象。再如常见不等式、立方差和公式、杨辉三角,这些看似普通的技能,积累多了会在解题时产生一种直觉。我孩子在数学上远没有建立起来这种直觉。这些东西的积累没办法一一教之,只能靠个人兴趣。他倒是有个优点,就信学校老师的,解题就按老师教的套路来,老师怎么教他怎么学。这样的弊端就是,一旦考场上遇到不按套路的题目就会蒙圈、会打乱节奏。
我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系统,有人的这个系统外壳非常坚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至于家长深度介入这个问题上,只能怀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处之,其中因果贡献很难拆解清楚。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就多做一些,没有的话,不做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回头来看,让我说家长的介入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应该还是在小学阶段。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你也算是深度辅导娃学习的,你觉得家长的深度介入有效果么?
: 孩子的高考成绩符合预期么?
:
--
FROM 114.254.17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代人有1代人的运和命。
话说理想分数670+跌一个档次的话 难道你给孩子定位的是国科大吗
另外。 childEducation那个孩子是自己小时候翻版的帖子你怎么看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高考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没有达到我当初介入的目标。孩子已坦然接受,反倒我时而耿耿于怀,但总体上还是对高考去魅了。
:
: 说回到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我觉得是因人而异。
:
: 从我家孩子来看,家长深度介入的效果并没有多明显,顶多算锦上添花。事后反思,孩子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自驱力很强的,不需要家长深度介入,遇到难题自己就能钻研攻克,在学校可以向老师寻求更专业的释疑解惑;一类自驱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孩子就题论题,不知道举一反三,
: 裁惶苛业那笾谘R膊恢鞫扒罄鲜Φ陌镏页ど疃冉槿攵ザ嗥鸬酱鹨傻淖饔茫Ч氖び谖蓿隙ㄔ恫患把@鲜吹淖ㄒ怠
:
: 我家孩子属于后者,我虽然在孩子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上做到了亲历亲为、深度介入,但未敢有寸功可言!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高考成绩是他自己的,我介不介入对他的最终成绩影响不大。高考那一锤子买卖既要有实力打底,也充斥着各种运气和随机因素。
:
: 拿数学来说,我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是很多的,基本上做到了凡是他让我见到的错题,我都重新做了一遍,找出他做错的原因,带着他总结规律,举一反三。但这样做的最终效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原因是我所做的很多工作,他后来通过大量的课堂刷题也会慢慢完成。从最终的高考来看,
: 揖醯米约憾院⒆邮С杉ǖ奶嵘5分的贡献都没有。今年高考有道填空题,是求一个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我曾分享过,就是一道小学水平口算级别的题目而已,解法不下十几种,但孩子就是把这5分给丢了,直接后果就是大学档次下了一个台阶。这种题目且不说它是否是小学水平,就算
: 是高中知识,绝对是课内的。高中学习到立体几何求体积这个知识点时我也辅导过他,带着他推导棱台体积公式。考后我翻开其高中课本,棱台体积公式赫然就列在那儿!但他竟然没印象,考场上还是用自己的一套办法去处理,结果就是既浪费了时间又没算对。像这种情况,很难说家长介
: 刖烤够岵换崞鸬叫Ч
:
: 每个人性格不同,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差异也很大。譬如我本人喜欢大量的记忆,当然还没变态到去背诵圆周率这种程度。我记忆的前提是我自己先要搞明白,之后记住它。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就对这个知识不再怀疑,欣然收入囊中,变成自己的东西。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没必要从头推导
: 饩褪嵌灾兜男判幕蛐拍睢N液⒆忧〔幌不墩庵旨且洌饩鑫侍馐保肮哂谙殖⊥频脊健1热缥锢淼耘鲎仓械慕崧郏揖醯妹槐匾看味即佣渴睾恪⒒的苁睾憧剂惺酵频迹欢俚乃⑻飧聪郑缇陀Ω眯纬梢恢治锢淼闹本酢6源宋衣糯翁嵝阉苡兴荡怯Χ裕凳羌
: 住的不如现场推导的可靠。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牢记等比公式变形的各种技巧,这种记忆已经形成一种直觉,我孩子到高中都没掌握这项看起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技能。其他像十字相乘因式分解、多项式除法,待定系数分解因式,利用平方和公式对任意数开根号的技巧,都是初中的知识积
: 郏颐看胃财穑旧隙几狭诵麓舐揭谎丶欠锤醇富厥潞笕匀幻挥∠蟆T偃绯<坏仁健⒘⒎讲詈凸健⒀罨匀牵庑┛此破胀ǖ募寄埽鄱嗔嘶嵩诮馓馐辈恢种本酢N液⒆釉谑显睹挥薪⑵鹄凑庵种本酢U庑┒鞯幕勖话旆ㄒ灰唤讨荒芸扛鋈诵巳ぁK
: 倒是有个优点,就信学校老师的,解题就按老师教的套路来,老师怎么教他怎么学。这样的弊端就是,一旦考场上遇到不按套路的题目就会蒙圈、会打乱节奏。
:
: 我得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系统,有人的这个系统外壳非常坚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至于家长深度介入这个问题上,只能怀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处之,其中因果贡献很难拆解清楚。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就多做一些,没有的话,不做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回头来
: 看,让我说家长的介入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应该还是在小学阶段。
--
FROM 123.123.44.*
大学还学啥啊....
不是及格就行么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观察,不直接干涉了。
: 我把自主权都交给大娃自己,让他自主选择自担结果,但貌似大娃不接,总给他妈说些事。
: 大娃今天翘了最后一节课(闲课),迫不及待地赶向地铁,给他妈打了个电话报备一下,顺带说“考上北大的同学也不怎么学习,以前就是数学提前学强基所以考高分...现在都是玩...想想我也就轻松了”,都没怎么明白他想说啥,别人站在山顶休息,你站在山脚下能对等吗?总之,我们
: ...................
--
FROM 61.149.85.174
但就学习方面有像的地方,比如学物理不费劲但对化学一直没感觉。小学初中高中没怎么费劲,当然也没出类拔萃。性格上表现了我双鱼座的一面,另一面在老二身上表现的比较充分。凭着有限的记忆,看上去老二的学习能力和进取心比老大强很多,但俩人的时代背景会有很大不同,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运或命。
【 在 xe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一代人有1代人的运和命。
: 话说理想分数670+跌一个档次的话 难道你给孩子定位的是国科大吗
: ...................
--
FROM 114.254.174.*
也不是分得那么清,例如竞赛项目,都是本科生做,也有导师,有经费,至于是原有研究项目的分支部分?还是为竞赛新立项?就不清楚了。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生给研究生帮忙打下手,你这个case就很合理。本科生直接给导师干活,或者导师直接安排本科生给研究生干活,那就得问个为什么了
--
FROM 114.254.174.*
竞赛项目和科研项目是独立的吧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也不是分得那么清,例如竞赛项目,都是本科生做,也有导师,有经费,至于是原有研究项目的分支部分?还是为竞赛新立项?就不清楚了。
: --
:
--
FROM 126.16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