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小学不一开始就学方程?
小学学的是算数,方程属于代数。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线段图,搞一些所谓的鸡兔同笼的小技巧,太无聊了。
: 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些教育建设有点绕?
:
: ...................
--
FROM 202.108.16.*
你可以试试呗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杂的线段图,比方程难不少。
: 而且现在一堆的小学奥数,碰到方程就很轻松了。
:
--
FROM 120.244.236.*
传统使然,祖宗几千年来就是这么干的。《九章算术》通篇都是这么个干法。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线段图,搞一些所谓的鸡兔同笼的小技巧,太无聊了。
: 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些教育建设有点绕?
:
: ...................
--
FROM 114.254.172.*
我个人的感受,小奥的内容如果真学明白了,对后续内容的理解很有帮助。
小奥被诟病的是套路,其实方程微积分等等何尝不是套路?关键是要融会贯通。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杂的线段图,比方程难不少。而且现在一堆的小学奥数,碰到方程就很轻松了。 ...
--
FROM 223.104.44.*
问为什么的,都没有考虑人类的认知是需要时间,人需要有成长周期的。
低年级的小朋友大部分都不能理解方程。哪怕5年级学习过了,到6年级也比较难熟练运用。
很多小技巧,初期可以锻炼大脑,当然方程熟悉后,完全可以用方程解决——但是很多小奥的题目,用方程不一定简单,可能计算量很大。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线段图,搞一些所谓的鸡兔同笼的小技巧,太无聊了。
: 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些教育建设有点绕?
:
: ...................
--
FROM 39.170.34.*
反智的很,学习要遵循规律,有个就近区发展理论可以了解一下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线段图,搞一些所谓的鸡兔同笼的小技巧,太无聊了。
: 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些教育建设有点绕?
:
: ...................
--
FROM 124.79.99.*
我觉得还是算术法有意思:车的速度是人步行的6倍,相当于车有两个分身,一个与人步行速度相同,一个是人步行的5倍。车的这俩分身,一个要以与人步行相同的速度走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的另一个分身要以5倍步行步行速度走完30分钟步行的路程。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剩下的就是步行的任务时间。所以坐车时间为30/5=6分钟,步行时间为30-6=24分钟。
【 在 ya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有二年级孩子,二年级之前,方程、未知数什么的,确实接受不了
: 奥数题那些反而能想明白,或者自己想他的办法,或者稍微讲讲能接受思路
: 尝试过给他讲方程,设个未知数什么的,他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 ...................
--
FROM 114.254.172.*
感觉好像是先用别的途径得出结果后(用方程式可推导出 5y=30),再形成如上思路。
--
FROM 111.199.108.*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还是算术法有意思:车的速度是人步行的6倍,相当于车有两个分身,一个与人步行速度相同,一个是人步行的5倍。车的这俩分身,一个要以与人步行相同的速度走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的另一个分身要以5倍步行步行速度走完30分钟步行的路程。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剩下的就是步行的任务时间。所以坐车时间为30/5=6分钟,步行时间为30-6=24分钟。
感觉好像是先用别的途径得出结果后(用方程式可推导出 5y=30),再形成如上思路。
--
FROM 111.199.108.*
方程其实是比线段图更直接的方式,但是很多家长就是觉着应该先具体再抽象。
实际上一元方程几乎等于自然语言的数学翻译,还是直译那种。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也加强了孩子语言理解的能力,毕竟很多孩子方程没学好不是数
学的问题,而是语文理解的问题。
【 在 Happymilk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为什么小学不一开始就学方程?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Nov 11 12:02:36 2025), 站内
:
: 大人觉得方程容易是因为成年人的大脑已经发育好了。小娃对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理解比画线段图更难。方程放到四年级来学说明孩子需要到10岁以上的年龄,他的大脑发育程度才能理解未知数
:
: 【 在 wowwow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用线段图,搞一些所谓的鸡兔同笼的小技巧,太无聊了。
: : 我们国家是不是有些教育建设有点绕?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104.42.*]
--
FROM 113.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