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谈小奥方程之争
哈哈哈哈,别争算数法还是方程
瞪就是了
人家就是瞪得出来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记得某大牛轶事 说有人问一问题 (A、B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一小鸟在俩人之间来回飞&nb ...
--
FROM 62.34.110.*
就是联系内存长度吧
记忆力好的都还行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锻炼脑力 小奥肯定是有用的 与啥都不学相比
: 问题是可以锻炼脑力的又不是只有小奥 所谓需要思维链长的问题 多学点知识后这种多得是 而且更有用也更有趣
: 论坛助手,iPhone
: ...................
--
FROM 123.116.43.37
逻辑推理和知识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就好比电脑cpu和内存的区别。
非方程解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训练,提高cpu的运算性能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锻炼脑力 小奥肯定是有用的 与啥都不学相比
: 问题是可以锻炼脑力的又不是只有小奥 所谓需要思维链长的问题 多学点知识后这种多得是 而且更有用也更有趣
: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14.246.109.*
方程就是代数,这东西是数学工具,是花剌子模数学家的伟大发明
不用无外乎就是逼学生自我体会发明代数的过程
【 在 hfyx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前我也有此疑惑。
: 对于普通难度的题,方程方法对洞悉题目中的数理关系要求没那么高就可以列出方程解题,非方程方法需要洞悉,能用方程轻松解,何必没苦硬吃。但观察小孩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确实有些难题需要经过非方程方法思维的训练所获得的能力才能列出方程来,而且有些难题用方程会比较繁琐,但非方程式子可以秒杀。很多孩子到后来习惯用非方程方法,效率是比较高的。
: 如果没有解高难度小奥应用题的需求,其实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个上面。
--
FROM 125.33.207.*
我们都知道方程是函数为0的特殊值情况,你列的其它问题也都可以用函数的特殊值而已。或者换个说法,这些问题都可以建模,这里就是用函数来表示,实际工程,物理,天文等等大体处理规律都如此。所以小学用方程解,这是一脉相承的事。一个问题,有简单的理解方法,处理方法,为什么非得冠以思维深度等方式,非得用复杂的方式来折磨人呢?照这么说,大家要用乘法干嘛,5*6,为了锻炼思维,那就6个5一点一点的加呗!更甚至,都拆成1,使劲加,锻炼思维嘛.....。
【 在 ruanji3144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能用方程解决的小奥内容模块有:巧算与速算、页码问题、植树问题、数列、排
: 列组合、几何、游戏策略类、容斥原理、数论、最值问题、逻辑推理
: 低年级能用方程解决,但到了高年级没法用方程解决的模块:和差倍、盈亏、年龄问题
: ...................
--
FROM 202.122.36.*
--
FROM 120.245.99.*
对于家长来说,价值最大的问题是-用哪种方式学习,小孩的头脑成长更多。
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所以各家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
至于哪种解题方法更好,或者走哪条路将来竞赛或者大考成绩更好,相对来说都不重要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前我也有此疑惑。
: 对于普通难度的题,方程方法对洞悉题目中的数理关系要求没那么高就可以列出方程解题,非方程方法需要洞悉,能用方程轻松解,何必没苦硬吃。但观察小孩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确实有些难题需要经过非方程方法思维的训练所获得的能力才能列出方程来,而且有些难题用方程会比较繁琐,但非方程式子可以秒杀。很多孩子到后来习惯用非方程方法,效率是比较高的。
: 如果没有解高难度小奥应用题的需求,其实不用花太多时间在这个上面。
: 至于此能力对中学数学或者竞赛能力的影响,不好评估。
--
FROM 67.160.28.*
孙维刚在他的一本书里开头就对比过算式与方程,他认为很多初一老师要求学生摒弃小学的算式思维、而是列方程,把小学在这方面的学习成果就扔掉了,是孤立地、割裂的教学方式的一个典例。
他认为完成一个算式,思维的训练难度大,收获也大。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小奥研究不多,老二一年级,最近关注了一下。虽然家里有老大,但彼时基本上也没教过他,从他后面中学的数学学习表现来看,我总觉得是缺了小奥这一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算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能不用方程或方程组就不用。关于不用方程的纯算算术方法究竟有多大的锻炼意义,不好量化,也可能有限,但我相信是有的。就拿鸡兔同笼一类题目而言,背后对应的数学模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算术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非所谓的单纯“奇技淫巧”。
: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ax+by=c,
: ...................
--
FROM 112.2.158.*
如果一种方法学过练过,以后不用了就等于没学,那还不如不学..代数方法还是更先进上限
更高的
【 在 Rayn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维刚在他的一本书里开头就对比过算式与方程,他认为很多初一老师要求学生摒弃小
: 学的算式思维、而是列方程,把小学在这方面的学习成果就扔掉了,是孤立地、割裂的教
: 学方式的一个典例。
: 他认为完成一个算式,思维的训练难度大,收获也大。
: 缓昧炕部赡苡邢蓿蚁嘈攀怯械摹>湍眉ν猛焕嗵饽慷裕澈蠖杂Φ氖
: P投际嵌元一次方程组。算术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非
: 降牡ゴ俊捌婕家伞薄
: ...................
--
FROM 203.208.61.*
我是小时候学奥数的,而且进了区集训队的,我开始都是用数学方法,不会方程,但我特羡慕会方程的人。等我学了方程以后,觉得完全就没必要用数学方法了,硬要用数学方法就属于没苦硬吃。
方程实际上是数学方法的抽象,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没必要纠结必须用哪个。我现在就教我孩子直接用方程,如果题目要求必须用数学方法的话,就把方程的过程用数学方式再描述一下就可以了。
之所以强调必须用数学方法解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平考虑,好比有些孩子走着,有些孩子学会了骑车,让他们比赛是不公平的,所以要求必须都走着。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小奥研究不多,老二一年级,最近关注了一下。虽然家里有老大,但彼时基本上也没教过他,从他后面中学的数学学习表现来看,我总觉得是缺了小奥这一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算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能不用方程或方程组就不用。关于不用方程的纯算算术方法究竟有多大的锻炼意义,不好量化,也可能有限,但我相信是有的。就拿鸡兔同笼一类题目而言,背后对应的数学模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算术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非所谓的单纯“奇技淫巧”。
: 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ax+by=c,
: ...................
--
FROM 123.1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