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看到的应试教育的不足
数学不搞奥数等于啥都不是。无非就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囫囵吞枣的把课内该学的东西提前学了。早学晚学都一样。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数学而言,我家孩子到现在也没见啥奥数难题,连鸡兔同笼这种都没,每天自学几页几年下来两三千页,因为用的英文课本,倒是习惯了图表解释日常现象,有些统编算是超前的概念,也有浅显的接触,比如切半块匹萨就知道了分数这回事(分数加减乘除是不会的),摸个骰子就有了概率的概念(算是不会的)。简单,让孩子轻松探索未知就好。
--
FROM 39.91.164.*
【 在 snnn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不搞奥数等于啥都不是。无非就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囫囵吞枣的把课内该学的东西提前学了。早学晚学都一样。
:
我本来也没打算追求奥数,那玩意在我看来并没啥用处。其实你也是对的,早学晚学一个样。我就是培养个兴趣见识。看其他经济书之类会涉及到概念能看得懂而已。
--
FROM 223.104.41.*
那要准备参加中考高考吗
【 在 smallpapaya (小木瓜)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还要应试吗?
: :
: 我家孩子至少在小学阶段是不应试的,兴趣为主。当然这个和适当的练习做题不矛盾。
--
FROM 180.98.77.*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要准备参加中考高考吗
:
不参加。
--
FROM 223.104.41.*
你忘了有个东西叫大学吗
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大学去学就完了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挺多的,应试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目的性太强,一切以拿高分为目标,但本来的目的是学习探索知识,这就造成了:
: 1. 不考的不学,或者没兴趣学,非常局限。但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要真正学的好,那是要好奇心和兴趣,愿意比别人多走一步看看未知领域什么样。这可能也是应试教育造成没创新能力的根源。
: 2.要考的反复重复过多,导致大量时间精力浪费,还极可能造成对学习的厌倦。
: ...................
--
FROM 111.194.8.*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忘了有个东西叫大学吗
: 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大学去学就完了
:
那是你的打算啊。我是打算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知识的,所谓通识教育。
--
FROM 223.104.41.*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弄呢?
高中要准备高考,初中准备中考,小学倒是有时间,但是过了6年,基本啥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的打算啊。我是打算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知识的,所谓通识教育。
--
FROM 111.194.8.*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弄呢?
: 高中要准备高考,初中准备中考,小学倒是有时间,但是过了6年,基本啥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
:
并不会啊。小学能学的东西很多,也未必就忘记。到后面感兴趣接着学就是。我努力让孩子明白一件事,数学是拿来用的,也比较有趣,不是用来难为人的。后面可能让孩子接触点数学史这种。
--
FROM 223.104.41.*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弄呢?
: 高中要准备高考,初中准备中考,小学倒是有时间,但是过了6年,基本啥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
:
你要说搞点难的数学,对于我现在的打算最多就是AP课那种。还没太仔细了解。没准过两年让孩子接触下看看效果。
--
FROM 223.104.40.*
教育的目的中,学习知识是排在很后面的,很多不理解的人在那骂,上了十几年学,学到的知识根本用不上,这都是没完全不懂教育,自己也没学明白。
教育的目的第一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定一个长期的正向的目标,用十几年时间实现,最后通过一次测试给出明确的成果评价,这是人生面对的第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能学到的东西远不止知识本身,比如你看到的“应试教育的不足”反复重复过多,事实上通过重复训练提高熟练度正是对日后工作生活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教育的目的排第二是筛选,既是社会对人的筛选,也是人对自身适合领域的筛选。
教育目的第三才能排到学知识。
【 在 smallpap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挺多的,应试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目的性太强,一切以拿高分为目标,但本来的目的是学习探索知识,这就造成了:
: 1. 不考的不学,或者没兴趣学,非常局限。但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要真正学的好,那是要好奇心和兴趣,愿意比别人多走一步看看未知领域什么样。这可能也是应试教育造成没创新能力的根源。
: 2.要考的反复重复过多,导致大量时间精力浪费,还极可能造成对学习的厌倦。
: ...................
--
FROM 210.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