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简单说说红楼主题为什么是悼明
目前按照票数看,悼明派压力有点大,楼主坚持一下
--
FROM 111.193.136.*
应该说是有个底本《风月宝鉴》,是悼明的,但是曹雪芹为了能淡化这个主题,并且改成他自己想写的样子,重新修改了很多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改好,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些文字自相矛盾的地方。
很有可能曹雪芹并未来得及完全改完或者修订完善,后30回还没有完善,所以有人聘请了高鹗这样的写手补完,主要目的是让小说能容易发行而可以避开文字狱。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唯有悼明可以从主题层面解释:大厦将倾的必然性
: 唯有悼明可以解读,共情家亡血史的惨痛,悔恨,血泪
: 包衣奴才回忆录,这样的格局: 不配
: ...................
--
FROM 221.222.163.*
庸人喋喋寻常事 秋蝉何关我读书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按照票数看,悼明派压力有点大,楼主坚持一下
--
FROM 222.129.4.*
有一说是吴梅村
【 在 shiy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大山人的可能性不大,另有其人,而且这些人对皇宫很熟悉,甚至经历过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Gen」
--
FROM 114.249.194.*
从这一派放出的材料看,最初版本吴梅村可能性比较大,吴梅村曾经在宫中带过几年
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23岁参加会试,
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
得不将其会元原卷呈请御览,结果崇祯皇帝在卷子上批了“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个字,物议平息。
这使吴伟业声名鹊起,并因此对崇祯皇帝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知遇之感。不久,吴伟业假归娶亲,
十分荣耀。在仕途上,初授翰林院编修,继典湖广乡试,崇祯十年(1637)充东宫讲读官,
十三年(1640)又迁南京国子监司业。
【 在 cxjkua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说是吴梅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Gen」
--
FROM 117.136.38.*
从红楼文本出发 我投孔尚任一票
1 红楼中桃花扇的情节不少 当时桃花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2 红楼作者明显对戏曲有特别深入,广泛的了解
3 孔的文笔足够写这类题材
【 在 shiy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这一派放出的材料看,最初版本吴梅村可能性比较大,吴梅村曾经在宫中带过几年
: 明崇祯元年(1628)考中秀才,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23岁参加会试,
: 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主考不
: ...................
--
FROM 222.129.4.*
我倾向于红楼梦的最初草本,是经历过明亡末世,清初不肯出世隐逸的一小撮汉族文人集体创作,明以近四亿人口被近四千万人口所亡,这种对汉文人的巨大心理冲击才能承载起红楼梦这种浓重的国破家亡的悲剧底色,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相对而坐无言哭泣捶胸顿足甚至会嚎啕大哭,相互反复追问如果当年可以开源节流应对灾年如果当年认可魏忠贤如果当年重用才能会不会挽大厦之将倾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唯有悼明可以从主题层面解释:大厦将倾的必然性
: 唯有悼明可以解读,共情家亡血史的惨痛,悔恨,血泪
: 包衣奴才回忆录,这样的格局: 不配
:
: 2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石头记的石,风月宝鉴的鉴,金陵十二钗的金,红楼梦的红
: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金玉是何缘,木石是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Gen」
--
FROM 114.249.194.*
红楼明显是吧锅甩给东林党了
魏忠贤,袁崇焕都是相对正面的形象
我有点疑惑 后来的文人看得这么明白吗
他们自己当初不站队东林?
我们今天的认识 是被清人刻意误导的?
【 在 cxjkuai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倾向于红楼梦的最初草本,是经历过明亡末世,清初不肯出世隐逸的一小撮汉族文人集体创作,明以近四亿人口被近四千万人口所亡,这种对汉文人的巨大心理冲击才能承载起红楼梦这种浓重的国破家亡的悲剧底色,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相对而坐无言哭泣捶胸顿足甚至会嚎啕大哭,相互反
: 醋肺嗜绻蹦昕梢钥唇诹饔Χ栽帜耆绻蹦耆峡晌褐蚁腿绻蹦曛赜貌拍芑岵换嵬齑笙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5Gen」
: ...................
--
FROM 22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