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唯有悼明可以从主题层面解释:大厦将倾的必然性
唯有悼明可以解读,共情家亡血史的惨痛,悔恨,血泪
包衣奴才回忆录,这样的格局: 不配
2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石头记的石,风月宝鉴的鉴,金陵十二钗的金,红楼梦的红
唯有悼明可以自洽的解释:金玉是何缘,木石是何盟
这些本书最关键的意向所指
3 对考据派:本派不否定曹家,曹雪芹重要作者成员的身份 从这一点说 我们没矛盾
考据是本派的补充 并且是历史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本派最终的归宿
4 对索隐派的前辈:在缺乏相关历史资料的情况下 你们的方法是对的
你们是那个巨人的肩膀 悼明是你们的继承,发展和必然的承接
具体的证据太多了 不用几十万字不能写完 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仅举一个论点:
为什么说从红楼文本出发 曹雪芹不可能是红楼第一作者
1 曹家人写曹家人 能写的这么不留情面的露骨吗
他骂的那些人,那些脏臭愚蠢,那些贪鄙淫滥
那些兄di叔zhi,姑shen zhang辈 刑王凤卿 赦珍琏蓉
都死绝了吗 都没有亲友后r了吗 都划地割席,不需要留一点脸面余地了吗
孔子做春秋还要微言 以免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
曹家人彼此,亲人至亲之间 就这么毫无世故人情 就这么痛恨?
2 不但不是曹雪芹 也不是曹家任何人 他们写不出这种格调的作品
考据派的一个主要逻辑就是 曹家经历和红楼相符度最高 所以作者是曹家人
但这个逻辑是站不住的
曹家经历和红楼相符的地方在哪,不过是一些只言片语,比如4次接驾,影响主题吗?不影响
而一些核心情节秦丧逾制,半夜省亲,金玉木石,远嫁和亲,都是曹家哪段经历?
甚至可以说这个逻辑是荒谬的 第三者为什么不能写曹家,映射曹家,假装映射曹家?
这是哪种文学范例要求? 还有血继限界这么先进的概念?
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非要假装自己知道 非要写个名字出来 证明自己知道
美其名学术 骨子里都是名利
3 假设石头记作者是一群悼明文人 他们是否需要曹家这个白手套
太需要了 曹家的身份 似是而非的即遇 这些假象能让红楼躲过文字狱的敏感和迫害
假设没有曹雪芹这个署名,没有曹家这个身份,是不是文字狱的酷刑和利刃足以湮没红楼
有没有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看到这部伟大的作品?
4 红楼主题对于曹家而言太过宏大 他们的经历遭遇担不起 他们的奴才品性扛不动
他们远远没那么掺 不需要矫情成这样
5 红楼设定中多次提到生于末世
说探春生于末世 虽不能尽合情理 探春出生的时候贾府不是巅峰? 好吧,至少这还沾边
凤姐生于末世 她是王家人 说她生于贾府末世合适吗
贾雨村也生于末世 能说跟贾府有一毛关系吗
所以,如果这里所有的末世 都指向同一个末世 就不可能是贾府,曹家的末世
那么末世是谁的末世?
6 书中已经明确提出 曹雪芹是修订者不是第一作者
这都明牌了 为什么某些人就是不信 不当回事?
综上,曹雪芹也好曹家其他人也好 他们都不可能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是其他人 作者拉曹家入伙 可能是看重他们的经历和文笔
但最主要目的,是拉曹家人入伙可以模糊主题,曹氏的署名可以规避文字狱迫害
把一部家亡血史 研究成一群奴才的落魄心酸
把一部伟大作品 矮化成唧唧歪歪的言情剧
是什么样的大智慧 把红学领上这条脱离文本 不讲逻辑 不通情理 唯上唯权的歪路的?
未来还要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还要用谎言蒙蔽多少人?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4.*
FROM 222.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