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很多人还迷信专业队体制能搞好足球
你真是啥都不懂啥都不知道就敢张嘴就来啊。
省专业队多了去了,现在又不是没有。没有职业俱乐部的省,现在参加全运会的足球队都是纯的各省体育局下的专业队,别说赢国家队了,连进到全运会最后阶段的都没两个。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nolo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意外发现,一个省的专业队就能把市场化的中国国家队打爆,很多人脸就没地方搁了。。。
--
FROM 223.104.38.*
逆向淘汰,靠足球弄黑钱的把能踢球的搞掉了
【 在 ldavy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不送孩子去踢球不是因为收入低,而恰恰是足球这个行职业化以来口碑已经烂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7.136.0.*
让越南人负责广西一个省的足球,估计五年内也能把市场化的中国国家队打爆
【 在 zheng811435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这么大国土 这么多人口 超西方多少小国总和 不要有了想法就举国体制 可以搞试点啊 觉得体制足球好 找个省试点呗 偶尔拿出来和联赛体制的队伍比一下 成绩能力说了算
:
: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7.136.0.*
足球完美解释了爱好不过职业。
对国家来说,体工队就是爱好,是花钱的,没法挣钱。
而商业体育是赚钱的,对国家来说是产业。
至于国有产业搞不好,可能还算比较正常,毕竟国家也是人,总有搞的好的和搞不好的。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也不好好了解一下当年为啥不搞专业队了?归根结底是养不起足球队了。一支足球队的人员抵得上多少个其他项目特别是个人项目?专业队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掏钱养。足球培养周期长,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一个极度普及的项目,这就决定了足球的成材率很低,因为竞争太激烈了。那这样的话,为了能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就能维持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体系。那这些人想想这一切都是体工队模式,由国家来包,得花多少钱?这绝对是天文数字,国家是负担不起的。
: 那如果量财力而行,搞所谓少而精,对不起,如果只是和自己关起门来玩,无所谓;和国外去竞争,少就不能精。因为天才必须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才能最后冒出来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06.121.68.*
体制内口碑烂的多了去了,贪污腐败的,靠项目骗钱的、潜规则女下属的,体制外娱乐圈吸毒的、搞破鞋的,多了去了,没见你们少去啊,还不是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去,千万别跟我说你是为了建设共产主义事业把孩子送到体制内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ldavy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不送孩子去踢球不是因为收入低,而恰恰是足球这个行职业化以来口碑已经烂了
: --
:.........
※ 修改:·Playmaker 于 Feb 17 10:48:50 2022 修改本文·[FROM: 223.104.38.*]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223.104.38.*]
修改:Playmaker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足球之所以发展不好,恰好是因为不够市场化。如果人人都能组织球队,人人都能参加比赛,都有足够的训练和比赛场地,人才自然会冒出来。中国现在连个像样的高中联赛都没有,也缺乏高中到大学的晋升机制。更不用说地区市场化的比赛了。
--
FROM 183.11.203.*
专业队体制确实不能把足球搞得非常厉害,成为世界强队。但现在的问题,不是说国足不能拿世界杯冠军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打得过泰国、越南和缅甸的问题。。。现在是咱们选了一条对的路,然后在每一步都有巨坑。然后足协根本不专业,一切都是听领导指挥,朝令夕改,不做细致研究,不做实事,基础长周期的东西没人管,没人推进,都想在职时候做出业绩,做出声响,攒政绩,把商业化的足球搞得比死还死。一千个注册球员,专业队体制下也比这个数量多了。连跳水梯队这种小众运动靠国家拨钱的,都比商业化现在的专业球员多了。现在商业化彻底失败,根本就没人踢球了,就几个关系户拿着高工资在那玩。现在不是要搞好,只是不想让它凉透了,专业体制化,起码国家花钱养几个运动员,还有身体条件好点的人去踢球。
--
FROM 223.72.208.*
根本不是养不起的问题。养一支队花不了多少钱,搞一只所谓职业化的队伍也花不了多少钱。很多都是沉没成本,体工大队人员编制器材场地都是几十年形成的,早就投入了,不搞了,工作人员也需要养。可以看看许多职业队的财务支出,大头是球员工资。职业化了,烧钱才有成绩,抢夺的首先是高水平球员,头部效应,豪门收割,投入少的,被收割,成绩和球员都被收割,恶性循环就死了。很多专业队是死于人员流失,想要改善,预期投资太大。比如河北队,成绩一般,但97年时隔十年打入全运会正赛,虽然比起全运会冠军的历史不算什么,但混迹乙级多年,也算是小小的复兴,可明星球员付兵,范育红等随即被甲A队伍瓜分。当时的情况是投入少了没啥用,培养的球员见了世面就要走,基本上后来就躺萍了,想要顶级球队可以花钱买来啊,花点钱请八一主场搬来,面子工程嘛,后来的永昌也是花钱弄来的。这点钱要是平摊投入,连个响声都听不到,找机会运作比自己培养一支球队划算……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也不好好了解一下当年为啥不搞专业队了?归根结底是养不起足球队了。一支足球队的人员抵得上多少个其他项目特别是个人项目?专业队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掏钱养。足球培养周期长,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一个极度普及的项目,这就决定了足球的成材率很低,因为竞争太激烈了。那这样的话,为了能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就能维持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体系。那这些人想想这一切都是体工队模式,由国家来包,得花多少钱?这绝对是天文数字,国家是负担不起的。
: 那如果量财力而行,搞所谓少而精,对不起,如果只是和自己关起门来玩,无所谓;和国外去竞争,少就不能精。因为天才必须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才能最后冒出来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修改:bocaj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
市场化无非就是搞不好就换人,跟修电脑的试错法差不多,换个内存不行就换硬盘,换硬盘不行就换主板。
不明白市场化到底有何高明之处,你还能想到效率更低的办法?不换还能咋办?
刘邦选拔韩信是市场化方法么?真按市场化方法起码要试几万次吧?不然你怎么知道只有韩信可以,其他士卒就不行?
市场化是最低效率的,没办法的办法。
没有哪个企业是真市场化的,无非是任命一个总经理,觉得不行就撤了换一个。即使一年换一个总经理,一百年最多也就换一百个总经理,可是中国有14亿人,这还不算一百年间出生的人。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也不好好了解一下当年为啥不搞专业队了?归根结底是养不起足球队了。一支足球队的人员抵得上多少个其他项目特别是个人项目?专业队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掏钱养。足球培养周期长,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一个极度普及的项目,这就决定了足球的成材率很低,因为竞争太激烈了。那这样的话,为了能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就能维持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体系。那这些人想想这一切都是体工队模式,由国家来包,得花多少钱?这绝对是天文数字,国家是负担不起的。
: 那如果量财力而行,搞所谓少而精,对不起,如果只是和自己关起门来玩,无所谓;和国外去竞争,少就不能精。因为天才必须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才能最后冒出来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7.136.38.*
不是搞好,是比现在强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也不好好了解一下当年为啥不搞专业队了?归根结底是养不起足球队了。一支足球队的人员抵得上多少个其他项目特别是个人项目?专业队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掏钱养。足球培养周期长,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一个极度普及的项目,这就决定了足球的成材率很低,因为竞争太激烈了。那这样的话,为了能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就能维持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体系。那这些人想想这一切都是体工队模式,由国家来包,得花多少钱?这绝对是天文数字,国家是负担不起的。
: 那如果量财力而行,搞所谓少而精,对不起,如果只是和自己关起门来玩,无所谓;和国外去竞争,少就不能精。因为天才必须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才能最后冒出来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03.6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