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关于掐尖
孩子学的最快 养成习惯的前9年就废了.....
多少男孩到高中已经完全没有听课的习惯了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走班制嘛,十一学校就是这么搞
: 我个人反对的掐尖是大规模过早的掐尖,都上高中了爱怎么搞怎么搞
--
FROM 36.112.81.*
典型的既要又要,大家提供了多种办法,就觉得自己吃亏,觉得娃行有八少八素,有情怀可以学孙继海出钱出力免费培训,这么精致利己的人还是少点好,谁家娃不是家里的宝贝,义务阶段鼓励恶性竞争非蠢即坏。每年进入7月就各种早培帖子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帖亮出来就好了,省了多少讨论
家长自己干就得了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这...
--
FROM 117.136.0.*
这不是扯么 家长根本教不了 尤其是聪明孩子。
我以前也是搞竞赛的,现在初一的竞赛题,题都看不懂。 更何况其他科。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帖亮出来就好了,省了多少讨论
: 家长自己干就得了
:
--
FROM 36.112.81.*
这个前提是你掐尖的机制是正确的,使得不同的人都能进入最适合自己的班型,实际上由于
未成年人发育的不确定性,以及努力程度和投入的差距,你没法保证适合的人进入适合的班
..有人靠过分努力进了实验班然后跟不上,有人投入不够然后没被掐中,然后认为自己能被
掐尖的学生为了这场掐尖都付出了大量额外的努力,怎么衡量总体的得失呢?
【 在 rpking4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的 没有“掐中”的人,可以让老师讲更适合自己的东西。
: 最简单的模型是读书,如果一个班学生读书和理解的速度是 一分钟2页到1分钟0.1页(
: 真实差距差不多能有20倍,这还是没考虑最蠢的那些学生)。 老师讲课的速度在这个班
: 里大概只能是中位数偏下,比如一分钟0.5页这样。 这样的话 一分钟0.1页的学生会像
: 听天书一样,一分钟2页+的
: 孩子觉得度日如年。
: ...................
--
FROM 203.208.61.*
没有听课的习惯不是因为学的简单吧,要么本身就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提前学了..
【 在 rpking4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学的最快 养成习惯的前9年就废了.....
: 多少男孩到高中已经完全没有听课的习惯了
--
FROM 203.208.61.*
责任推出去了嘛。。。就是没掐尖教得不合理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听课的习惯不是因为学的简单吧,要么本身就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提前学了.. ...
--
FROM 92.92.128.*
所以早陪是考上了还是没考上呢?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典型的既要又要,大家提供了多种办法,就觉得自己吃亏,觉得娃行有八少八素,有情怀可以学孙继海出钱出力免费培训,这么精致利己 ...
--
FROM 92.92.128.*
人与人智商存在差距是常识,往上走能高到多少,到什么程度,不实际接触那个群体,其实很难想像的。
我自己的实际体会也是不断在打破自己既有的认知,曾经以为的天花板在不断被突破。
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就是哪些有天赋(不仅是学科智力,还有艺术,体育等)的孩子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有些是郭嘉要去支持的,有些是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市场去满足。
【 在 rpking4 的大作中提到: 】
: 甚至不是承认的问题。。。。 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人和人的智商(狭义,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差距真的比人和狗都大。
--
FROM 223.71.245.*
所以提高频率啊 这样就不会卷了。
每俩月根据课堂表现都能评定,自然就没人这么卷了。 甚至大学如果能容易的中途转学,高考都不会这么卷了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前提是你掐尖的机制是正确的,使得不同的人都能进入最适合自己的班型,实际上由于
: 未成年人发育的不确定性,以及努力程度和投入的差距,你没法保证适合的人进入适合的班
: ..有人靠过分努力进了实验班然后跟不上,有人投入不够然后没被掐中,然后认为自己能被
: ...................
--
FROM 36.112.81.*
就是学的简单。 不需要提前学,你去现在的两思课堂看看也很明显,越高端的班越明显。已经都是顶尖的孩子了,一个班20个孩子,老师出一道题,有的孩子一眼看出来了,有的十分钟能三个解法,但是其他18个孩子你给他仨小时能努力想到一半。
这时候如果老师还从三星题开始出,聪明孩子就是99%的时间在发呆。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听课的习惯不是因为学的简单吧,要么本身就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提前学了..
--
FROM 36.1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