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育娃过程中的特殊性与一般性
如果非要拿郑渊洁说事的话
那么 那是郑渊洁啊
郑觉得孩子上学没用那就没用呗
他家孩子又不用靠文凭活着
我觉得这件事唯一需要质疑的地方在于他违反了教育法
违法在我看来是不对的
风险太大且没必要
如果他孩子出国
那么国外homeschool遍地都是
他的做法也就没什么出奇的了
你为什么觉得上学就是成功
不上学就是失败呢?
在我看来他家孩子没走歪路 还做点生意 没闯什么祸 已经培养得很不错了
如果他儿子真的觉得教育有用
那就回头补习一下读个成教呗
也不是什么大事
【 在 zyd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
: 还能超过这里鼓吹的郑渊洁不让小孩上学的身体力行?
: 说起来这人不也在给小孩讲什么听不懂的逻辑和社会阴暗面么?
--
FROM 142.179.74.*
教育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孩子和橡皮泥一样可以按照父母要求捏造成期望的模样,这样其实大谬,鸡娃父母大多不明白孩子天性才是根本。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有很多人,似乎都希望在育娃当中去寻找一般性的概率。比如说娃在多少岁的时
: 候应该干嘛,甚至都能定下具体的数量标准。
:
: 这跟我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我觉得每个娃都有太强的特殊性,同一对父母下的两个甚
: 至多个娃,他们的表现都会相差甚远。所以用一般性原则去指引教育,我认为是
: ..................
--
FROM 114.244.192.*
因材施教才是王道。
【 在 zhangwei1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育最大的误区是认为孩子和橡皮泥一样可以按照父母要求捏造成期望的模样,这样其实大谬,鸡娃父母大多不明白孩子天性才是根本。
--
FROM 39.144.130.*
教育看着好像是育人,但更重要的是育己
比如父母,能否有一个内心平静的心态对生活对工作,对待孩子资质好或者资质一般,都能耐着性子对待,慢慢想办法陪伴支持与解决问题,而不是烦躁不安的
和子女一场更像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简单的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与管理
这个关系也适用于老师对学生的关系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压根就没抓住重点
: 我重点说的是养娃不能用普遍性原则
: 而不是养娃要放养
: ...................
--
FROM 124.64.120.*
1)你说的对,每个孩子都有特殊性,不能按照固化的方式教育;
2)这个道理,千百年来很多人都说过了,大家也都知道;
3)虽然标准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均值没有参考价值;
4)每个人基于自己情况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选择;僵硬套数量标准的家庭,多半是完全不具备灵活教育能力的家庭;就好像贫困农村孩子,除了死磕高考,他们不知道如何有其他出路,虽然实际上是有的。
5)回到1),大道理是对的,但如果讨论就只是在大道理上,就没有讨论意义,不如说点具体的点;你说育娃要重视特殊性,但是发帖又追求讲一般性普世大道理了,这不太好。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有很多人,似乎都希望在育娃当中去寻找一般性的概率。比如说娃在多少岁的时
: 候应该干嘛,甚至都能定下具体的数量标准。
: 这跟我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我觉得每个娃都有太强的特殊性,同一对父母下的两个甚
: 至多个娃,他们的表现都会相差甚远。所以用一般性原则去指引教育,我认为是非常失
: 败的。学校是没有办法,学生多,学校只能采取标准化的一般性原则对孩子进行教育。
: 但对于家长来说就完全不同了。大部分家长都是只有两个孩子,甚至一个孩子。这么少
: 的孩子的情况下,你还不能对孩子对症下药,具体分析,还要去采取什么一般性的规律
: 来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郑渊洁。他的儿子和女儿就是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 他的儿子郑亚旗,就采取放任的方式,甚至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退学了。而他的女儿,
: 貌似学习成绩还不错,是一路正规教育上来的。郑渊洁的这种做法我觉得就很好,他没
: 有对孩子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培养成长,都是需要家长本身付诸心血和努力钻研的,并
: 不是说你随便拿一套专家的说辞,照着做就行了。刻舟求剑我认为就只能看运气了,看
: 书上的这套做法到底对不对孩子的脾气。如果碰上了,算你运气好,如果不对症,你家
: 孩子丫就惨了。
--
FROM 115.194.22.*
你这说的有啥用?你不就强调特殊性,轻视了一般性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有很多人,似乎都希望在育娃当中去寻找一般性的概率。比如说娃在多少岁的时
: 候应该干嘛,甚至都能定下具体的数量标准。
: 这跟我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我觉得每个娃都有太强的特殊性,同一对父母下的两个甚
: ...................
--
FROM 219.141.177.*
没毛病。
【 在 shinin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育看着好像是育人,但更重要的是育己
: 比如父母,能否有一个内心平静的心态对生活对工作,对待孩子资质好或者资质一般,都能耐着性子对待,慢慢想办法陪伴支持与解决问题,而不是烦躁不安的
: 和子女一场更像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简单的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与管理
: ...................
--
FROM 125.116.210.*
针对5
你说要具体讲。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有千千万,怎么具体展开啊。如果不能穷尽一切类型
,那不还是误人子弟吗?假设说我把孩子分成三类,然后有人往这三类往里套,结果自
己的孩子却是第四类的,硬套套不成。不还是不灵光?
这不是我讲不讲的问题,是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去做研究的问题。这是很务实的说
法啊。
【 在 ForSolitude 的大作中提到: 】
: 1)你说的对,每个孩子都有特殊性,不能按照固化的方式教育;
: 2)这个道理,千百年来很多人都说过了,大家也都知道;
: 3)虽然标准差很大,但并不意味着均值没有参考价值;
: ...................
--
FROM 125.116.210.*
我是觉得大家太强调了一般性而忽视了特殊性。
【 在 wisdom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说的有啥用?你不就强调特殊性,轻视了一般性
--
FROM 125.116.210.*
郑渊洁的例子是育儿失败的例子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对。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DCO-AL00」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