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举几个例子
你说的比较清楚
没错啊这不是常识吗
笛卡尔在科学不怎么发达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一点,算他nb
【 在 hut (浮尘落尽)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认定的你在做的 你遭遇到的其他的事情都有可能是假的
: 但是“你在怀疑”这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
:
: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85.155.*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啊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青初中刚学政治的时候就是全校第一
: 我记得很清楚
: 因为当时还给我颁发了一个单科第一的奖状
: ...................
--
FROM 223.104.42.*
我说的比AI靠谱啊
另外
你们喜欢使用AI的
我告诉你们一个AI的秘密
AI的原理决定了它是谄媚式回答
就是会迎合你给的提问词
比如 你写一篇小作文
然后你问AI
请比较我的的这个小说跟百年孤独比
有哪些优缺点
然后 AI会巴拉巴拉把你的小作文吹捧一番
如果你问某人的言论有啥问题
它也会挑出一堆问题
因为AI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你给的词联想迎合你
就是给你的观点(立场)找各种证据
很多人就这样不公正的使用AI为自己做打手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字慢还好意思说自己纵横天下灌水几十年吗?
: 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
: 如果不能在观点上压倒对方,至少也要在字数上压倒对方。
: ...................
--
FROM 183.212.114.*
你自己把你的话解释清楚
什么叫存在决定意识
这个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关系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啊
--
FROM 183.212.114.*
这不是政治考试中的常见题目吗,我的问题语境就是国内的政治考试语境,这还不明白?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把你的话解释清楚
: 什么叫存在决定意识
: 这个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关系
: ...................
--
FROM 223.104.42.*
看本楼就知道了
楼上的那几个人还是不理解
所以至今还不能说是常识
其实笛卡尔后面的推理
包括这句送我思故我在
被后面的人吐槽很多
很多大哲还专门写书讨论过
但是大家都同意
哲学与科学不同的地方是更根本
需要从一个无前提的点出发
从思维出发是个不错的起点
毕竟人直接面对的只有自己的思
我们无法触及外在世界
而科学,有太多无法证实的假设做前提
然后在这个框架下中规中矩的行进
无论再怎么样 都摆脱不了一些固有的缺陷
当然了 正是因为这些假设与框架的存在
使得科学比哲学简单多了
但是带来的缺点是无法深层次的认识世界
然而 很多陷在这个框架里的人
即使做了一辈子的科学
也不是真的懂了科学
于是成为了神棍
比如说重力这个概念
很多物理学家把它当成一种实质性的存在
其实只是一种工具性的设定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重力的解释就不一样
整个物理学就是这样
很多概念都是一种方便的工具性设定
对于肤浅的解释世界有点用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比较清楚
: 没错啊这不是常识吗
: 笛卡尔在科学不怎么发达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一点,算他nb
--
FROM 183.212.114.*
这个第二段回复有问题
第一“内置的平衡机制”请举例
第二“比如你让它评价一篇烂文”这个没有反驳我的观点
反而是赞成我的 我说的用“优缺点”去激发AI联想寻找优点
用评价这种比较客观的词汇会好点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这“AI谄媚论”有点意思,不过说得太绝对了。
: AI确实会根据输入内容调整回答,但说它只会无脑迎合就夸张了。稍微靠谱点的模型都有内置的平衡机制,比如你让它评价一篇烂文,它大概率会委婉指出问题,而不是无脑吹捧——除非你用的真是某些山寨AI。
: 另外,你举的例子其实更多反映了使用者的偏见:如果用户本身就想找认同,自然会引导AI往那个方向走。这跟搜索引擎一个道理——你搜“证明地球是平的”,AI也能给你找出一堆“证据”,但能怪AI不客观吗?
: ...................
--
FROM 183.212.114.*
你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不要扯其他的
或者你发个原题截图
政治考试使用的马哲理论阐述问题
在这个语境下没有问题
因为马克思有他的假设与出发点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政治考试中的常见题目吗,我的问题语境就是国内的政治考试语境,这还不明白?
--
FROM 183.212.114.*
第一:AI不是检索式,而且所谓的对齐与RLHF样本太有限了,你可以来点例子玩玩
第二:我最后一句“不公正的使用AI”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还有一种
相对来说,公正客观的使用AI,比如用评价替代立场偏向自己的诱导性词汇
这不是不言自明的吗
你这是用AI用的没有思考能力了吗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回复有点强行挑刺啊。
: 第一,内置平衡机制就是模型训练时的多轮对齐和RLHF,具体例子比如你让GPT写个吹捧某烂产品的软文,它大概率会拒绝或者加免责声明——这不算例子?非要我把算法公式贴出来?
: 第二,我说“评价烂文”恰恰是在反驳你所谓的“AI只会找优点”。你用“优缺点”去引导,AI当然会配合;但用客观指令时,它完全能指出缺陷。这怎么就变成赞成你了?逻辑感人。
: ...................
--
FROM 183.212.114.*
是你在瞎扯啊,你为什么会害怕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实话实说没什么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 不要扯其他的
: 或者你发个原题截图
: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