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谷歌、微软等确实在准备建太空数据中心
不光基建水平,还有政治扯皮,"环保"压力,考虑这些的话说不定往天上丢更简单点了,除非
过些年太空绿党兴起了
【 在 sunbi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大修电站的地方有的是,就是基建水平太差短时间造不出来而已
--
FROM 203.208.61.*
人类智商开发不足10%的一大论据就是太阳能竟然不是80%的电能来源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的就是 省电
: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 ...................
--
FROM 121.224.144.118
竟然不是吗?除了核电还有啥不是太阳能的
【 在 xlr104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类智商开发不足10%的一大论据就是太阳能竟然不是80%的电能来源
--
FROM 203.208.61.*
戴森球的雏形?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的就是 省电
: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 ...................
--
FROM 111.194.49.*
地热能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竟然不是吗?除了核电还有啥不是太阳能的
--
FROM 111.194.49.*
我嚼着他们应该比你知道的多一些。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知道现在最快的带宽是重卡吗?
以后这种大数据量怎么上去?
万一干起来,可以派剪刀手去咔嚓它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的就是 省电
: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 ...................
--
FROM 120.244.166.*
有道理,不过占比很小吧,我查了一下说大概核能9%,其它(地热能,潮汐能)2~3%
【 在 lar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热能
--
FROM 203.208.61.*
星上计算?
【 在 twkw 的大作中提到: 】
: 兔子已经阶段性成功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9.80.6.*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设不考虑其他伤害,人在太空中把手裸露在外,是什么感觉呢?
【 在 shunsh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个概念是错的,什么叫极低温环境?有物体才会有温度,太空是真空,所以就没什么温度,不存在极低温环境。只不过发射上去的物体或者有太阳光照,或者没有,才从这个物体上体现出温度。
:
--
FROM 123.116.49.*
太空不防护么?射线对芯片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觉得也就是个噱头,投入实用还有很多问题。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 目的就是 省电
: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
: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
: 用星链V3 通信
:
: 太空数据中心的核心运营成本就是发射成本,和星联类似
: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