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谷歌、微软等确实在准备建太空数据中心
星上计算?
【 在 twkw 的大作中提到: 】
: 兔子已经阶段性成功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9.80.6.*
感觉比较扯淡
不知道场景在哪里
【 在 yymtnt 的大作中提到: 】
: 祝他们成功。
--
FROM 119.80.6.*
地面散热方式也很多
不知道和太空比各有啥优点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也够了吧,毕竟光伏板的单位面积功率也很低,太阳常数才是1.353kW/m^2
: 真正的挑战是怎么把热量均匀快速的散布到散热板上去,这么大的水冷系统本身功率可能
: 就不低
: ...................
--
FROM 119.80.6.*
我觉得真放到太空就不能用水冷循环了
就是直接真空环境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空中也得加水冷把芯片热量带到散热板上去啊
: 我只是说散热板面积算起来是够用的,工程上能否实现就不知道了
--
FROM 119.80.6.*
计算至少我觉得可以分几种方式
一种就是数据量很小 计算量很大
另外一种相反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嚼着他们应该比你知道的多一些。
: 他们知道现在最快的带宽是重卡吗?
: 以后这种大数据量怎么上去?
: ...................
--
FROM 119.80.6.*
宇航服还是得保温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设不考虑其他伤害,人在太空中把手裸露在外,是什么感觉呢?
--
FROM 119.80.6.*
。其卫星组网完全依赖太阳能供电,同时利用太空极低温环境进行辐射散热,彻底摒弃传统计算设施的碳排放模式。技术参数显示,单颗计算卫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座整体具备5POPS的太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突破100Gbps,构建起当前全球最强的太空算力网络。
【 在 nebula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就是用来骗钱的吧
: 因为地面发电解决不了
: 想弯道超车
: ...................
--
FROM 119.80.6.*
不要老是关注散热
太空最大的好处是能源获取
由于数据中心缺电,导致微软买的老黄的GPU插不上电,这已经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未来全球性问题,这也导致了当前整个AI投资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
【 在 nebula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空环境散热才麻烦
: 不靠蒸发、对流、传导这些常用方式
: 只能靠辐射散热...
: ...................
--
FROM 119.80.6.*
好吧,这块不熟悉
不过太空的最大优势是能源获取
散热不是核心问题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可能呀,真空辐射散热效率很低,需要很大的散热板,所以需要液冷系统搬运热量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119.80.6.*
,,,你的结论跟人家调查的结论恰恰相反
能源是硬需求
【 在 nebula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计算中心散热是硬需求
: 真正计算消耗的电力比例很低
: 相当于发的电大部分都转化成热量需要散发掉..
: ...................
--
FROM 11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