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4→10→7
朱志远 钟佳男
小贝加入曼联,从默默无闻到绝对主力,从技术风格的确立到定型再到他对于曼联在球场上的绝对作用,这个过程如同一部小说,更像是他在曼联时球衣号码的演变,从24号到10号到7号……
■24
贝克汉姆童年时的许多时间都是在蔡斯特公园度过的,父亲每天下班后都要来公园里陪他练球。父亲总是尽可能地把球踢向空中,然后让大卫去控制它,确保他的每一只脚都能用正确的姿势把球踩住。当时贝克汉姆几乎所有踢球的技巧都是父亲在公园里教给他的……
10岁时的贝克汉姆第一次走进鲍比·查尔顿的足球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这批学员到西班牙巴塞罗那训练。在那里,贝克汉姆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片的草坪,如果用很小的力量来踢球,是不可能将球踢远的。在诺坎普,小贝学会了长传,而且随着他刻苦训练,他的长传球准确性越来越高。有一段时间,每当大卫得到球后,就要尝试着传给50米开外的人,久而久之,小贝练就了一身长传的本领……
在曼联青年队的时候,由于个子比较小,贝克汉姆经常无法得到出场机会,吉莱斯皮在右路踢他的位置。贝克汉姆时常会担心自己可能无法进入主力阵容去参加一些大赛,但是贝克汉姆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练习自己的位置技术,练习长传转移,练习下底传中,练习直接任意球。机会终于来了,吉莱斯皮改打前锋,这样贝克汉姆就可以踢右前卫了。当时他还要和罗比·萨维奇竞争一个位置,而萨维奇在那个赛季受伤,贝克汉姆终于获得了首发,并且出任右前卫……
1992年9月,贝克汉姆被招去和老球员一起训练,几天之后,教练告诉他要让他去布莱顿参加联赛杯。23目的比赛离终场还有20分钟时,教练要他替换坎切尔斯基上场,兴奋过头的贝克汉姆一头撞到了替补席的顶棚。随后, 个身穿24号球衣的小伙子第一次站在了曼联成年队的比赛阵容中。
从1992年9月到1995年5月,贝克汉姆身穿24号球衣走过了他在曼联的初期。从他开始学习踢球到身披曼联24号球衣的这段时间里,贝克汉姆确定了他的技术风格,虽然身高不如与他同龄的队友,速度也不如伙伴们快,但是贝克汉姆用他的勤奋练成了一身绝活,他的右脚传球技术别具特色,同时又练出了“跑不死”的体能,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0
10号球衣,贝克汉姆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从24号到10号的过渡,证明弗格森已经接纳了这名20岁的青年。弗格森正尝试着让贝克汉姆多打一些比赛,以便尽快熟悉和了解他的战术。幸福的事来得如此突然,令贝克汉姆也意想不到。
在贝克汉姆同曼联正式签约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力阵容中并没有他的位置。在曼联的右路,俄罗斯球星坎切尔斯基牢牢地占据了主力位置,贝克汉姆当时的能力还无法与他相提并论。1994-1995赛季,在英超联赛中,贝克汉姆甚至连替补队员名单都进不了,绝大部分时间他只能在预备队徘徊,或是踢几场无关紧要的诸如联赛杯之类的比赛。刻苦训练的贝克汉姆只有默默地等待机会。
弗格森想把贝克汉姆租出去,让他获得更多线队的比赛经验。其实在这个时候,弗格森就已经注意到贝克汉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家伙,“贝克汉姆的身上有某种特质,同队友们相比,他显得瘦小一些,但他的耐力和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被租借到普雷斯顿的那个月是贝克汉姆整个职业生涯中精神最振奋的时期,他已经做好了为普雷斯顿一直效力下去的准备,甚至当租借期结束,他该回到曼联队的时候,贝克汉姆居然问弗格森是否可以再续租个月,弗格森的回答是“不行”,因为弗格森已经将贝克汉姆列入了他未来主力阵容的蓝图中。
在当时曼联的主力阵容中,已有半数的球员年龄接近30岁,后防线上布鲁斯、帕里斯特,中场李·夏普、坎切尔斯基,前锋线上麦克莱尔、马克·休斯,他们的存在使得曼联的进攻速度缓慢,而且两个边路的防守能力也有所下降,尤其右路的坎切尔斯基,他的特点是进攻,防守能力偏弱,他往往进攻之后不能及时回防,给后防线带来很大压力。倔强的弗格森并不想放弃自己喜欢的4-4-2中场菱形站位的阵形,所以,他必须找一位在边路进可攻、退可守的全能型球员。
1995年的夏天,弗格森的决断令人大吃一惊:他不顾媒体和球迷的强烈谴责,让队中功勋卓著的几个超级大牌走人。坎切尔斯基被卖到苏格兰格拉斯哥流浪者队,保罗·因斯则被卖给国际米兰队,而已经三十出头的马克·休斯转到切尔西队。事实证明,俱乐部和弗格森的这个决策是相当英明的,将过气球星卖掉,把位置留给年轻人。
这个时候,曼联队的主力阵容与前一个赛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防线上有两位老将布鲁斯和帕利斯特压阵,两个边路交给加里·内维尔和丹尼斯·欧文把守,在中场,“92黄金一代”全面接班,贝克汉姆、巴特、吉格斯加上新引进的未来队长罗伊·基恩,这样的配置依然沿用了弗格森倡导的4-4-2阵形、中场单后腰、单前腰的菱形站位:前锋线上则由坎通纳和新引进的安迪·科尔搭档。
早在前几个赛季,当俄罗斯人坎切尔斯基还占据着球队的右路时,贝克汉姆就已经关注他的表现了,因为小贝心里清楚,总有一天将取代这个人的位置。坎切尔斯基的离开给了贝克汉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弗格森给了贝克汉姆极大的信心,让他在右路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特点。
贝克汉姆在赛季第一场客场对阵阿斯顿维拉队的比赛中,历史性地打进了自己在英超联赛中的第一个球……那个赛季的倒数第二场比赛,曼联在主场5:O大胜诺丁汉森林队,从此奠定了领先地位,这场比赛中,贝克汉姆独中两元……在足总杯赛中,贝克汉姆和他的球队同样风光无限……
在贝克汉姆打主力的第一个赛季里,更多的是熟悉弗格森的战术打法,有坎通纳、布鲁斯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照顾,贝克汉姆在比赛场上没有任何压力,球队也不需要他去承担任何责任,只管按照弗格森的战术去打,与队友尽快形成默契。贝克汉姆说:“1995-1996赛季是锻造我们的赛季,是成就我们的赛季。感谢弗格森,在找到自信之前,他就已经对我们充满信心。”
贝克汉姆通过不断的努力,很快地融入到了全队的战术体系中,他显得格外兴奋,然而更兴奋的人无疑是弗格森,因为他找到了他想要的人选——他的战术体系中最理想的右前卫。
■7
“92黄金一代”的成长并且迅速接班,让弗格森有更大的资本来推崇他的4-4-2理论。在弗格森的战术体系中,两个边前卫的位置非常关键,因为在当今的足球比赛中,单后腰战术本身就很冒险,后防线之前的这道屏障显得有些单薄,但弗格森又不想在中场放置两个后腰从而减弱攻击性,所以球队在处于防守状态时,两名边前卫能否及时回撤协助后腰防守就显得格外重要。弗格森是幸运的,他拥有贝克汉姆和吉格斯,也就拥有了他战术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贝克汉姆的主力位置也因此越发稳固。
在弗格森的足球理念中,他崇尚阵形整体迅速移动,三条线的距离保持紧密,无球队员不间断地跑动、接应,要求每名队员都不要过多地带球,争取一脚传球,中场的纵向传球和横向传球相结合,利用球场的宽度合理地转移球。在位置技术上,弗格森要求两名边后卫尽可能地参与进攻,并且一旦有机会就下底传中,在边后卫无法及时回防时,边前卫要迅速补位。在弗格森的战术体系中,对边前卫的体能要求极高,经常是在一个边路从本方底线到对方底线的120米距离中纵向往返,好在贝克汉姆在青年队时就通过刻苦训练,积攒了充沛的体能,才得以在弗格森的战术体系里有出色的发挥。
在曼联的4-4-2阵形里,左路吉格斯的速度比贝克汉姆快得多,他更像是一名典型的边锋,经常利用速度优势突破对手的防线,但是他的防守能力要比贝克汉姆逊色一些,因此,左后卫丹尼斯·欧文不太敢压上助攻,老老实实地守在后场。相比较曼联的左路,右路的贝克汉姆和加里·内维尔攻守都很平衡,因此他们的进攻套路也更加丰富,两个人交替进攻、轮流防守,对方边路球员对他们的防守就非常吃力,有时候贝克汉姆和内维尔两个人同时助攻到对方半场时,“双边锋”的进攻手段更加有效。
弗格森根据左、右两路的各自特点,制定了非常详尽的战术安排,让贝克汉姆和吉格斯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特点。吉格斯进攻时,可以突破到对方底线,或选择传中,或选择内切后自己射门。当贝克汉姆进攻时,一般情况下在45度角时就可以起球传中了,不用必须突破到底线,因为这样距本方半场的距离相对更近,小贝在回防时更容易防守到位。
当球队由守转攻时,贝克汉姆的长传绝活就能够发挥了。当中后卫没有机会直接将球打到本方前锋脚下时,一般都是向边路转移到贝克汉姆脚下,小贝成为球队防守反击的发起点,他或者直线传球给套边的前锋,或者当吉格斯从左路高速插上时,在右路将球大范围转移到吉格斯身前,让他形成对一的局面。
贝克汉姆在弗格森的战术体系中越来越重要,因为有了小贝这种类型的中场边路球员,弗格森可以尝试他比较推崇的中锋战术。
在坎通纳离开之后,曼联的前锋线不得不进行重组,俱乐部先后引进了安迪·科尔、索尔斯克亚、谢林汉姆和约克,虽然他们的身高在前锋里面不算出类拔萃,但是他们的头球技术以及中锋的位置技术都非常突出,贝克汉姆在边路的各种方式的传中球让这些前锋们如获至宝,虽然科尔和约克的身高刚刚接近1.80米,但是贝克汉姆传中球的落点极佳,仿佛用标尺测量过般,使得这两位小个子前锋总能在对方门前抢到头球,约克也因此获得过英超联赛最佳射手。至于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更是对贝克汉姆的传球赞不绝口。
贝克汉姆边路传中、前锋在门前抢点包抄已经成了曼联队当时最重要的进攻手段,因为这招屡试不爽,对方后卫想尽一切办法还是无法阻挡小贝的高质量传球。在贝克汉姆成名以后,几乎所有的英超球队甚至参加欧洲冠军杯的球队都专门研究过他的传球,但是始终无法找到成功阻止他传球的好办法,尤其对于左后卫来说,如何防守贝克汉姆的传球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攻克的课题。在比赛中,每当贝克汉姆在边路拿球之后,对方的左前卫都要回撤协助左后卫进行防守,中后卫形影不离地盯防曼联的两名前锋,尤其当小贝在可以传中的地方拿球时,甚至对方的后腰都要冒着失位的危险协防到边路来帮助队友封堵他的传球路线。当曼联遇到比较强的对手时,对方要针对贝克汉姆而设计一些防守战术,避免小贝传球的第一步就是提早切断他接球的路线。有时候小贝在强强对话的比赛中很少能拿到球,此时曼联的进攻更多是在吉格斯的左路以及中路的短传渗透,贝克汉姆这一边几乎是无球地带,对方后卫偶尔也会忽视对他的防守,而一旦球突然转移到对方的大禁区前一带,贝克汉姆的右脚弧线球就会直接旋进对方的球门里。在曼联取得三冠王前后的几个赛季里,贝克汉姆的进球很多,在中场球员中名列前茅,他的任意球绝技在那个时候也发挥到了极致。
不让小贝传球,他就要直接射门,在弗格森眼里,曼联新7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他的前任坎通纳,曼联的攻防转换,小贝绝对是“中轴”。
在连续的多个赛季中,贝克汉姆的竞技状态都非常稳定,而且他的“一招鲜”始终保持高质量。在科尔和约克相继离队之后,曼联买来更典型的中锋球员范尼,比科尔更高、比约克更强壮,范尼在曼联如鱼得水。小贝在右路传球,范尼在禁区内将球送入网窝,这套战术为红魔带来无数进球,而范尼更被尊称为“小禁区之王”。范尼对贝克汉姆的评价极高,正是因为有小贝高质量的传球,才使得范尼的进球数得以保证,比赛中他也不用像其他队的中锋那样经常回撤接球甚至防守。有进球数作保证,没有人敢说他跑动不积极,在曼联将贝克汉姆卖掉之后,范尼失望无比。
从1995-1996赛季起,到他离开曼联的2002-2003赛季的8个赛季里,贝克汉姆平均每个赛季出场32次,进球7.6个,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了贝克汉姆在曼联队中的绝对作用。
从24号到10号再到7号,我们看到了贝克汉姆的成长轨迹,看到了他从一个莽撞少年到边缘主力再到曼联不可或缺的中场灵魂的转变。
--
FROM 211.99.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