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分上看,
每一分的获得都无懈可击
阿亚拉的进球,克洛斯的进球
点球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这场东道主的胜利除了可以理解的主场优势之外,究竟还有哪些非单纯的技术因素在左右着比赛的最终结果呢?
1、意外
不幸,这个意外降临在阿根廷队身上,下半场开始后不久,阿邦丹谢里的肋骨不幸被德国球员的膝盖踢到,他坚持了一会儿,在70分钟时,被替补门将弗朗哥替下,在德国拥有一流前锋的前提下,弗朗哥的PK实力相对而言就太弱了,相对而言,德国门神莱曼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着阿锋线的锐利。
仅仅是一个意外,实质就为后来阿根廷的出局埋下了伏笔。
2、教练的换人策略
阿邦丹谢里意外受伤下场后,佩克尔曼接连换下里克尔梅和克雷斯波。而被换上的队员,坎比亚索(前卫),克鲁兹(司职前锋,但从场上表现来看,基本上应为前卫),很明显受到这个意外的影响,用增补前卫来增强球门前安全,他的
对策适合于以往的德国队,这一届的德国队实质上是在以攻代守,克林斯曼把克洛斯换下,让人迷惑不解,实质上这个换人和其他两次换人一样统统都是重点在 攻。这个攻不能简单地看 用什么位置的球员换下什么位置的球员,要看换人后对比赛节奏的控制,阿根廷进球后,全场节奏加快,德国无论是脚法还是单人PK的实力都明显不如阿根廷。德国队要改被动为主动,只有变速,奥东科尔换下了施耐德,表面看起来是中场换中场,但是奥东克尔的特点是速度快,他的上场加强球队边路的进攻力度,他的积极跑动最后成功地助攻了德国制胜球。74分钟博罗夫斯基替下施魏因斯泰格,最后正是依靠他的头球,克洛施得以进球。最后一次换人,克林斯曼换下克洛施,我开始也不是很清楚其原因,后来才知是因为克洛施体力不支示意下场的,很明显克林斯曼的这个换人依然是考虑节奏,把握了节奏的德国队终于把阿根廷拉进了宿命的点球战。不过,他们顺利进入点球赛,还离不开裁判的帮助——
3、裁判
总的来说,主裁没有大的失误,除了终场前对马克西禁区内摔倒出示的一个黄牌,从镜头回放来看,这实在不是假摔,主裁毫不犹豫掏出的黄牌让我很惊讶,或许他见惯了在90分钟终场前的 假摔,又何况在德国的主场,他实质上作了一个对他自己而言很安全的判决,而实际上,我认为这个球判点球的可能性本来很大的。
至少至少,不应该给黄牌。
这个裁判很自省,他在加时赛时的掏牌审慎的多。
但是,他瞬间的判罚对阿根廷队不公平。赛后,马克西的冲动完全可以理解。
4、势
这其实不是一个因素,但是纵观这场比赛,阿根廷输在势上
(我不喜欢听到说阿根廷队输在运气上,毕竟一个替补门将与世界顶级门将的PK,我们还能盼望什么奇迹么。但是,如果 势 能保持平衡的话,就场上表现来看,阿根廷本应90分钟至多120分钟结束战斗。)
主场这个NOMAL 的因素就不提了,但它实质上很重要。
守门员的换下,是失势的第一步。使整个球队的弱势(门将)更弱
换人,是自断好局,把控制节奏的主动权完全让渡给了对方。自削强势。(锋线与固定配合)
裁判的错判,更是火上加油。
守门员的意外受伤仿佛是多米诺骨牌的推动力,使阿根廷队从主动变为被动。
被拖入点球大战,基本上就开启了悲剧。
所谓人强不如势强
失势的阿根廷,尽力了,但总让人觉得憋屈,甚至连一种透彻的悲情都不是。
别再唱什么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我们唱一下 送别吧
祝福 黯然的 佩克尔曼大叔 今宵别梦寒
四年后,世界杯的芳草依然碧连天。
我期待。
※ 修改:·deerinwinter 于 Jul 1 06:00:11 修改本文·[FROM: 59.66.6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59.66.64.*]
修改:deerinwinter FROM 59.66.64.*
FROM 59.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