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战争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邪恶的,反人道的而被国际社会抵制。为了满足人们出于动物本能的争斗需求,竞争体育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现代人宣泄情绪,寻求归属感的有效工具,而足球运动更是集大成者,不仅因为它是参与人数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也因为它是比赛队员最多的一项强对抗性运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过足球不但满足了娱乐生活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从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说到这我忍不住还想提到中国足球,我想大多数的人和我的态度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说对抗欧美强队我们在人种的身体条件上还存在差距,可是现在的状况是在亚洲也已快沦为二流队伍。在此我不想从战略的角度谈对于足球的理解,如完善联赛制度,加大足球的群众基础等,只是结合本届世界杯从战术层次谈一些浅见。
虽然足球大体上是一项公平的竞赛,但球队之间个人能力的差异,以及足球传统和历史不同,还是造成了实力的不均等。这时战术运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实施得当完全可以改变战局的走势,实现以弱胜强的战例。
流派篇
传统欧洲大陆打法,特点是球员身体条件较好,人高马大,讲究整体作战,不强调个人作战,依靠整体的层层推进攻陷对手,就像古代罗马军团以密集的战阵,向对手步步紧逼。代表球队是德国,荷兰,东欧各球队,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打法有英式打法,长传冲吊,靠高空球进行轰炸,这完全就是依靠重甲骑兵冲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该流派的优点是阵型完整,各条线间分工明确,缺点是不够灵活,在对方轻骑兵的骚扰下容易在某个缺口上被冲破。
南美诸强,强调单兵作战能力,其球员多具备良好的球性,花哨的过人动作,行进中的动作无与伦比,如古代游牧骑兵,马上技术卓越,由于其生存环境,人人的骑射技术都相当出色,凭借其军队的高度灵活性,使农耕国家的军队吃了不少苦头。但其球员的身体条件不及欧洲队员,因此在交战中难免吃亏。
欧洲拉丁派,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同样也兼具两者的优点与缺点。上述分类难免有牵强之处,现今的足坛各流派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多,各队间的差距也越来越不明显。此三类球队,其国内足球运动多开展较早,群众基础较好,可以说占据天时之利。
非洲球队(指撒哈拉以南),球员具备极其出色的身体素质,爆发力强,球技好。但显著的缺点是整个球队战术素养不高,大多靠个人能力冲锋陷阵,不恰当的比喻就象盗匪或初期的起义军,不乏战斗力极强的个人,终究是一群乌合之众,遇到小股官军尚能应付,碰到大规模镇压虽然死的壮烈,但失败也是必然。如果他们能得到良师指导,假以时日必是足坛一股让人生畏的力量。因出自该地域的人体格条件都非常出色,勉强称之为地利。
亚洲球队,要身体没身体,要技术没技术,我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前途。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只能靠人合——裁判的帮忙了,如02年的世界杯。虽然说的有点激烈,但是事实。
排兵篇
知人善用是一个优秀统帅必备的条件,所谓“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选对了临阵作战的人,才能取得最终战斗的胜利,反之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只毁长城,古代战例如使用马谡的失误。历届杯赛都有主帅选人成功的例子,如82年的罗西,94年的罗马里奥,96年的比埃尔霍夫。具体到本届杯赛,正面的例子如德国的拉姆,澳大利亚的卡希尔。反面的例子有捷克的乌依法鲁西,意大利的德罗西,因为其的不冷静给本队带来了灾难。有的球员适合应付恶战,有的用来做奇兵效果更好,总之遣将派兵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尤其是在本身实力有限,选择不多的时候,正确甚至出乎意料的用人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布阵篇
各个阵型间相生相克,也各有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提前预测对方的出牌,再结合自己的现有资源,排出一个最有利的阵型才能加大己方胜利的可能。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各阵型变化最多的是在中场位置,只有控制了中场的球队才掌握了站局的主动权,攻则能对先锋部队提供支援,守则和后卫部队形成犄角之势,使敌有所忌惮。中场的控制就在于抑制与反抑制。
传统的442配备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敌方侧翼打开突破口,结合后卫部队的突然插上助攻,能够有效杀伤敌人的战斗力。中间的2人又可分为前后站位和平行站位,两者各有利弊。前后站位分工明确,突前者着重进攻,拖后者协助防守,相应的缺点就是兵势分散,在每个部位的力量薄弱。因此,有些球队采用平行站位,共同进退,这要求队员配合更默契,体力要求更高。鉴于中场兵力的不足,越来越多的球队通过减少其他两线的实力来增强中场。如,荷兰全攻全守的262阵型,德国传统的352阵型和现在颇为流行的451阵型,都是屯兵中军,通过机动性来应对战场上的风云变换,防守是边路的两名球员回收,使己方防守大本营的实力增强,进攻则中场的后排插上也可以形成多点开花的效果,以现在球员的能力,进入禁区都可以是一名合格的射手。
阵型的设定在一届比赛中,甚至在同一场比赛中也是变化的。主帅要根据本队球员的状态,对手的打法,对方球员的特点做出调整,“故兵无常态,水无常型,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例如英格兰在小组3场比赛都使用的442打法,到了八分之一复赛改用451,正是出于稳妥起见的考虑。多场比赛中强队领先后也派遣上一名防守中场,撤下一名锋线大将,等于向全军宣布鸣金收兵,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徐徐撤退,留下实力对付以后更艰苦的战斗。
形篇
除了上述几方面,在一场比赛前,主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本场比赛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制定出本方的作战指导思想。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也是现今的足球越来越功利的缘由,谁也不想犯错误。随着全世界足球的普及和高水平教练在各国的交流,各足球强国与传统的足球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尤其是在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上,容不得半点的差池,各强队没有了必胜的把握,自然先要把自己利于不败之地。弱队更是如此,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在这样限定时间的竞赛中,后三者不可取,打又打不过,只有死守,等待对方犯错误,或者拖到最后把命运交给上天。
实力接近球队间的斗志斗勇更激烈,如果对方球员年轻,冲劲足,则需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复赛巴西打加纳就是典型战例。经验丰富的巴西不与加纳争一时之利,并没有在全场与其展开拼抢,而是耐心周旋,等到下半场,加纳的锐气和体力都消耗殆尽,被巴西数次洞穿防线,如果不是守门员的出色发挥,至少是5、6比0。
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荷葡大战就是怒而挠之的表现,葡萄牙通过激怒荷兰成功的保住了胜果,虽然最后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小组赛捷克对美国则是骄之,或许是有意的安排,控球时间捷克出于完全的下风,一副弱者的姿态,但通过更有效的组织,攻其不备,给敌以致命一击。第二场美国吸取经验,与意大利展开每一寸土地的争夺,最终逼平对手。
结束语
本文的论述可能不严密,可能有些牵强,但我的主要目的是在观看世界杯之余,给大家多些谈资,娱乐你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于足球更大的热情,over
--
FROM 221.21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