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记》中哪里有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情节?有,且在书中多处隐藏,冯紫英只是其中一处。
第二十六回: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冯紫英即吕四娘吕方的其中一个幻身,其名有什么寓意呢?冯,拆“凭心而动(繁体字冯为上冯下心),出自《楚辞·离骚》:“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紫,拆“此系少一笔”。“万人之上”拆为方(一点念主,主宰之意),隐示“英”,出自《文子14》“智过万人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吕方用一生心血写成了《石头记》,却不能透露自己的名姓。
冯紫英的父亲叫冯唐,这是吕方信手粘来的一个名字,典出唐代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冯唐是汉朝人,历经文、景、武三朝,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官,直到汉武帝时才被赏识,但这时已经年迈了,不能做官了。作者借用“冯唐已老”的“老”,不是指年迈,而是指死亡,这是对老人死亡的委婉说法,隐示吕方的父亲早已过世。
……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庚辰侧批:如何着想?新奇字样。]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
铁网,即铁丝编成的网,古代渔人用以收取珊瑚,在古诗中常见,如李商隐《碧城》诗:“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所以此处“铁网”是指收取珊瑚,隐示吕方报仇雪恨,并把这件事记录到《石头记》这部史书中。珊,隐示“君王留史册”。瑚,隐示“胡人之王”。山,拆“出头”。兔鹘中的“兔”,隐示时间卯年。仇,隐示吕方和雍正有血海深仇。
雍正死于八月二十三日。作者自然不能这么直白,于是把这一日期变成了“三月二十八日”。这也是作者惯用手法,见贾母生日的破译。
……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
此处的“难道我闲疯了”,原为“难到我闲疯了”,这应该是对“冯唐已老”的进一步暗示。“沈世兄”之沈,表示沈哀之意,这是不能够明说的,吕方虽然报了仇,在书中却不能明言,所以此处的没用“道”字,隐示“道不出”的意思。
……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甲戌侧批:似又伏一大事样,英侠人累累如是,令人猜摹。]
吕方斩首雍正(大,拆“天字无头”,谐音“天子无头”),但清史没有记载(不,拆“一口否定”)。虽然没有记载,但吕方报仇了(幸之中,拆“人倒”),这是大幸。
…… 薛蟠众人见他吃完了茶,都说道:“且入席,有话慢慢的说。”[庚辰侧批:□文再述。]冯紫英听说,便立起身来说道:“论理,我该陪饮几杯才是,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实不敢领。”薛蟠宝玉众人那里肯依,死拉着不放。冯紫英笑道:“这又奇了。[庚辰侧批:如闻如见。]你我这些年,那回儿有这个道理的?果然不能遵命。若必定叫我领,拿大杯来,[庚辰侧批:写豪爽人如此。]我领两杯就是了。”众人听说,只得罢了,薛蟠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甲戌侧批:令人快活煞。][庚辰侧批:爽快人如此,令人羡煞。]宝玉道:“你到底把这个‘不幸之幸’说完了再走。”
不幸之幸,拆“南”,谐音难,这是难以明说的事。
……冯紫英笑道:“今儿说的也不尽兴。我为这个,还要特治一东,请你们去细谈一谈;二则还有所恳之处。”说着执手就走。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丢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告诉了。也免的人犹疑。”[甲戌侧批:实心人如此,丝毫行迹俱无,令人痛快煞。]冯紫英道:“多则十日,少则八天。”一面说,一面出门上马去了。众人回来,依席又饮了一回方散。[甲戌侧批:收拾得好。]
“多则十日,少则八天。”人家问何时请客,这么应答就有毛病了。其实这是一个谜语,谜底是“旭”,表示太阳初升,隐示弘历继位。方,为吕方。散,拆“撒手不管”,吕方刺死雍正,至于谁继位,她自然是管不了,所以脂批说“收拾得好”。
--
FROM 117.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