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本与所谓的考据结合在一起,会提升红楼梦研究的层次。而文本内容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往往要跟读后感打交道。《红楼梦魇》说“宝玉出家后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很受批评,还这样阔气。将旧本与甲乙本一对,猩猩毡三字原来是甲本加的。旧本船头微微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确是神来之笔,意境很美”,不是从考据出发,而是从文本本身出发,而发现了问题,然后再文本(梦稿本)上找到了问题的来源,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例子里,考据被抛掉了,文本成了唯一的依据。
为什么“大红猩猩毡斗篷很受批评”,《红楼梦魇》里没有具体解释。但从表象上看,都已经“光着头赤着脚”了,“猩猩毡”就显得不协调了。但这里其实或许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因为昆陵驿这个地点,其实是一个中点站,一边是贾府,另一边则是大荒山,贾府里的贾宝玉,到了大荒山就是那块石头了,所以这个船头上的贾宝玉,已经不是贾府里的那个了,“光着头赤着脚”不是因为他穷得没钱买衣服,而是他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已经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境地,至于“一领大红斗篷”,可以理解为一个象征道具。
这样的理解,是读后感的范畴。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要做这种读后感,并尝试看看能否在这个过程里,获得一些更加深入和更加提升的内容。
(待续)
--
FROM 123.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