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纠正一个伪概念:全市排名前十高中
这个总的来说是没错的,然而呢?
另外,你要想想,一些远郊区,有些年top2会光头
所以你如果是家长,孩子中考区排名前列,出去还是留本区,会如何选择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太狭隘了。
: 我不想证明任何事!
: 只是告诉所有人在任何区都无所谓,只要你努力争取区排名靠前,一样可以轻松清北、985、211……
: ...................
--
FROM 36.112.114.2
你别忘了各区前1%左右的生源都已经被提前掐到全市有掐尖权的学校里了。
所以并不是这个区孩子不行!而是制度使然。所以还是我说的结论,不管你在哪个区只要努力争取区排头部,不管能不能被掐走还是留下依然可以达成好成绩!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总的来说是没错的,然而呢?
: 另外,你要想想,一些远郊区,有些年top2会光头
: 所以你如果是家长,孩子中考区排名前列,出去还是留本区,会如何选择
--
FROM 223.72.67.*
事实招生数据摆在面前,思考个得儿啊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能不能别鬼扯了行吗?
: 能思考下原因吗?跟你说一万遍了这个数据得来的原因。你怎么不分析呢?这个数据里不光你海淀孩子,你海淀成绩里极大可能还包括朝阳生源的贡献。朝阳的成绩是少了头部被掐尖后的结果!
: 你能客观认清事实点吗?真tm够烦的!跟狗皮膏药似的!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
--
FROM 101.6.65.*
各区前1%的优秀教师同样早被掐到顶尖中学了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别忘了各区前1%左右的生源都已经被提前掐到全市有掐尖权的学校里了。
: 所以并不是这个区孩子不行!而是制度使然。所以还是我说的结论,不管你在哪个区只要努力争取区排头部,不管能不能被掐走还是留下依然可以达成好成绩!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01.6.65.*
你这个说法,在完全随机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是对的
但是需要注意,由于历史数据的影响,人口分布已经不是完全随机的了
注重教育的,有条件的家长,会选择主动迁移,这就导致好学生的分布受到了人为干扰
同样,高质量教师的分布也会不均匀。
现在很多省份,相对二三十年前,县级中学已经极难出现头部学生了,就是一个证明
当然就个人选择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要简单的受各种排名影响,这肯定是对的。毕竟每种排名都有局限性,排名也不代表就适合自己。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统计前十高中首先考虑的一是高分好成绩数量、二是高分成绩所占学校全体京籍比例(清北、985、211的比例)以及综合这两点给出最终结果。
: 可实际上大多普通家长都忽略了京籍考生基数这个决定性因素。你一个15000京籍考生的区和一个1000多京籍考生的区对比某一所高中成绩本身就缺乏最起码的公平。北京大多高中都是几百人左右。按自己区排名各自收取自身区内京籍考生。
: 这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京籍考生多的区前几名高中分别收取前1%-2%、2%-3%、3%-4%考生,而京籍考生少的区头名高中收取的孩子已经滑落到15%甚至20%,第二的高中收取的孩子更差15%-30%。
: ...................
--
FROM 36.112.114.2
重点中学排名中,学校强就是学校本身能力强,包括教师强也包括学生强,你非要把学校强归结于政策不公平,你就是故意和稀泥掩饰强校和弱校的事实差距,给弱校找借口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能不能别鬼扯了行吗?
: 能思考下原因吗?跟你说一万遍了这个数据得来的原因。你怎么不分析呢?这个数据里不光你海淀孩子,你海淀成绩里极大可能还包括朝阳生源的贡献。朝阳的成绩是少了头部被掐尖后的结果!
: 你能客观认清事实点吗?真tm够烦的!跟狗皮膏药似的!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
--
修改:ffever FROM 101.6.65.*
FROM 101.6.65.*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非这么说,那就必须考虑孩子们从小到大长大的过程中海淀掐走了多少各区的好孩子。都不算孩子确实不错家长为其买房转区。只说各类名目的掐尖。从早培说起直到各集团校直升……各种人为因素影响!
: 如果把这些人为因素剔除,还给各区。只比各比例段孩子们的成绩。1%vs1%、5%vs5%、10%vs10%……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你说的人为因素是啥?有人拦着牛娃从海淀往朝阳流动了吗?
这不都是牛娃自己选的吗,自己菜掐不到尖那能怨谁呢
--
FROM 111.203.168.*
北京中学机遇太好了,三年后还会新高
【 在 tiancaik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中200多人,大约收前5%的考生。
: 80中400多人。收的是全区前15%-20%的考生还有一定数量的校额拖后腿。
: 跟海西头部校收的考生名次更靠前且掐尖其他区还是没法比。当然单纯只比5%左右(15%-20%)的考生北中、80都不会比海西差。
: ...................
--
FROM 114.254.10.*
又一个装睡的人。
明明是制度的问题,历史由来问题。
现在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啊!
还说别人菜!
我真的呵呵了,你们这种货色也就胡搅蛮缠的水平了!
不敢面对事实!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72.67.*
你的话还是相对客观一些的!
不像另几个胡搅蛮缠。
现在其实很难区分哪里生源好哪里生源差。
几乎都相互交织在一起。
我们小时候(宣武)最有能力的一群人一般都买到了海淀朝阳的新商品房,能力差一点的父母出些钱买在海朝普通房子或者昌平顺义通州大兴的新商品房。最差一群人留在父母(土著大体东西城海淀留在父母家最多)家老房子里生活。
外来北漂能落户群体购房安家情况就会更复杂一些,全市哪里都会有一些。
如今的生源构成太复杂了,很难简单区分开。只能说相对越新越贵的商品房小区群体素质相对平均高一点点。不过每个小区都会有个别素质低的群体。更难一概而论……
结论:不管在哪儿不管同学是谁学校是哪个?好好努力争取头部。班级头部学校头部区里头部市里头部,这才是终极目标!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说法,在完全随机均匀分布的情况下是对的
: 但是需要注意,由于历史数据的影响,人口分布已经不是完全随机的了
: 注重教育的,有条件的家长,会选择主动迁移,这就导致好学生的分布受到了人为干扰
: 同样,高质量教师的分布也会不均匀。
: 现在很多省份,相对二三十年前,县级中学已经极难出现头部学生了,就是一个证明
:
: 当然就个人选择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不要简单的受各种排名影响,这肯定是对的。毕竟每种排名都有局限性,排名也不代表就适合自己。
--
FROM 223.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