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师该怎么才能搞定企业的真横向?
那都是利益输送,不是真拿钱解决技术问题
【 在 ysysun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很多国企出了远远不止几千万的费用,换来的不过是大学老师忽悠的几篇论文和专利申请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115.27.211.*
账不是这么算的,这么嫌弃高校老师,那就让国企去找那些工人啊,看看工人是不是能干出来,投入也得几千万,一样的。
【 在 ysysun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很多国企出了远远不止几千万的费用,换来的不过是大学老师忽悠的几篇论文和专利申请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223.104.86.*
问题是确实没搞出来啥有用的东西,纯粹是完成国家研发经费考核目标,给农民也未尝不可,不过是在现行体系下,觉得老百姓不配给太多利益而已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账不是这么算的,这么嫌弃高校老师,那就让国企去找那些工人啊,看看工人是不是能干出来,投入也得几千万,一样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5 Pro」
--
FROM 61.172.230.*
你要能搞定这个你就评不上教授了,弄横向牵扯你很大精力 很多学生进去
【 在 csy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企业都搞不定的问题,一个博士毕业的只会发SCI的教师怎么能解决?好多现实问题,感觉没怎么上过学的泥腿子结合现有成熟技术就能搞定,而博士期间搞得先进前沿技术只能吹吹PPT,一遇到真实问题就露馅了。
: 科技科技本来就是两个名词 科学与技术,发SCI拿国自然的搞得是科学,而企业需要的是技术,而老师这个职业压力不小,哪有时间回炉重学技术,所以只能往企业扔研究生,靠廉价劳动力在做横向了,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不知道还有其他好的法子?
--
FROM 202.113.11.*
那就把技去掉好了,为啥要让技沾科的光?
科学家,不是科技家
--
FROM 117.27.189.*
大厂,那就真成螺丝钉了。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只能应届校招去大厂,才能有发展路径。
: 否则去小私企民企,你真的只能打螺丝,技术不会提高,干几年就被踢了。
:
: ...................
--
FROM 202.120.11.*
华为新凯莱示波器,是螺丝钉吗?
哪家小公司能做?
【 在 kekecol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厂,那就真成螺丝钉了。
:
--
FROM 219.133.23.*
学校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来没去过产线,熟悉工艺和设备。 是做不好工程和产品的。
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做好原理探索就可以了。
非要强行做工程,也可以,扎进去好几年, 论文出不了,职称没了,帽子也耽误了。
--
FROM 112.96.54.*
大学老师在考核机制下,擅长的是写论文,编故事, 求新求奇求噱头。
和做工程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工程是要可靠,不可以求奇求噱头。
越新越奇,就离落地越远。
--
修改:victd FROM 112.96.54.*
FROM 112.96.54.*
【 在 angus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新凯莱示波器,是螺丝钉吗?
: 哪家小公司能做?
:
: ...................
说的是人是螺丝钉,怎么变成示波器是螺丝钉了、
一讨论深,就逻辑堪忧,露馅。
--
FROM 112.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