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认为,破五维的成效如何
有这样平台,就有这样的渠道。专报谁都可以写,但你深入研究了很多年,国内国外的情况都很清楚,没有其他人能对一个从未被系统理论化的领域做出深度解析。你能。这种系统化的理论,不是一家之言,可以被多个角度的多重事实和长期实践复合检验,不仅完全自洽,而且可以解释以往实践并指导未来实践。
【 在 sarcan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这个问题,专报为什么让你来写?谁给你提供渠道?
: “只有你能写出那样深入透彻的专报”,这个结论是谁给的?
--
修改:phoenixhills FROM 125.33.83.*
FROM 125.33.83.*
并不是,我只认现状,不听故事
现状是无论高层认可,项目审批,研究院设立,大环境的前提是有利可图,优先级不是战略
我没看到这些事儿走下来背后没有利益链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只认战术级的成果,不认可战略级的成果。
--
FROM 36.48.112.53
你还是没说明白,什么平台能给你提供这个渠道呢?你凭什么认为你在某个领域,超越了所有人?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样平台,就有这样的渠道。专报谁都可以写,但你深入研究了很多年,国内国外的情况都很清楚,没有其他人能对一个从未被系统理论化的领域做出深度解析。你能。
:
--
FROM 42.185.72.*
要说有,也有。有的是满足了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内在需要,就必然获得高层的全力支持。
【 在 seemm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我只认现状,不听故事
: 现状是无论高层认可,项目审批,研究院设立,大环境的前提是有利可图,优先级不是战略
: 我没看到这些事儿走下来背后没有利益链的。
: ...................
--
FROM 125.33.83.*
你说这些前提条件式上层有高水平的认知。
我遇到所有人的共识是,给越高层的写的东西,就越要让中学生看了觉得好,因为他们就啥也不懂。
工程技术的差别在细节,就像你说的深度解析,我的认知范围内,除非非常精准的小同行,其他人根本看不出解析的好不好,只能信不信,感觉高级不高级。当然,你如果做的好,高层又是真凭水平能看出你做的好,那是正能量。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样平台,就有这样的渠道。专报谁都可以写,但你深入研究了很多年,国内国外的情况都很清楚,没有其他人能对一个从未被系统理论化的领域做出深度解析。你能。
--
FROM 36.48.112.53
你所在的单位就有这种专报渠道啊,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这个东西必然核心,外国没有系统理论化,等价于一篇系统化论述的文章都没有,更不说国内了。但是几十年的实践事实是一脉相承的,你当然可以通过长期研究提炼出来。国内的权威文章,都是可以调阅的,连院士提出的观点,都没有你的全面,连国内最新的大项目,都有极大可补的空间。这样的成果还不超越了所有的人?
【 在 sarcan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没说明白,什么平台能给你提供这个渠道呢?你凭什么认为你在某个领域,超越了所有人?
--
FROM 125.33.83.*
这属于行文通俗性的方面,并不能作为战术和战略之间的分水岭。我稍微具体一点,如果一个系统,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形成总体设想的情况下,你如何应用目前七种主要的有蓝图系统工程方法呢?而无蓝图系统工程方法,目前全世界根本没有成型的体系。这时候,你说不用考虑整体情况,只要考虑细节就行。那就必然陷入“预设”框定“不确定性”的陷阱,必然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 在 seemm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些前提条件式上层有高水平的认知。
: 我遇到所有人的共识是,给越高层的写的东西,就越要让中学生看了觉得好,因为他们就啥也不懂。
: 工程技术的差别在细节,就像你说的深度解析,我的认知范围内,除非非常精准的小同行,其他人根本看不出解析的好不好,只能信不信,感觉高级不高级。当然,你如果做的好,高层又是真凭水平能看出你做的好,那是正能量。
: ...................
--
FROM 125.33.83.*
你最初的逻辑是,所做的事情,不方便发论文。
现在是要用现有文献,证明你的研究是最全面的。这个链条是不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领域其他人,也没有发论文,那你怎么获取准确的研究现状呢?
另外,我不清楚你是否写过专报,我们单位是有专报渠道,但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在的单位就有这种专报渠道啊,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这个东西必然核心,外国没有系统理论化,等价于一篇系统化论述的文章都没有,更不说国内了。但是几十年的实践事实是一脉相承的,你当然可以通过长期研究提炼出来。国内的权威文章,都是可以调阅的,连院士提出的观点,都没有你的全面,连国内最新的大项目,都有极大可补的空间。这样的成果还不超越了所有的人?
:
--
FROM 42.185.72.*
感觉上你的单位可能有点特殊性
你这个背景,一般高校老师会混的,早就飞升了,想要论文,你有经费平台,完全可以招团队老师发和你核心技术无关的论文。
至于你专业这块,你说你全面也好,填补最大项目空白也好,这东西不还是信不信的事儿,得多专业才能一方面自己做不出来,一方面又能完全看懂且确认你这些优势是真的。包括你和国内最大的项目比,一般最大的项目都是最扯蛋的,因为分蛋糕参与集团利益复杂,又要牛皮吹到足够大,写本子和干活的完全不是一批人,这种项目很难干好活。
我猜你有这个疑问,可能是因为你能有这些机会平台,你单位(或者是某些组织)贡献比你个人的贡献大,所以,可能从单位的角度,没那么重视你。换到一般高校,同样的机会,应该没问题吧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在的单位就有这种专报渠道啊,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这个东西必然核心,外国没有系统理论化,等价于一篇系统化论述的文章都没有,更不说国内了。但是几十年的实践事实是一脉相承的,你当然可以通过长期研究提炼出来。国内的权威文章,都是可以调阅的,连院士提出的观点,
: 济挥心愕娜妫谧钚碌拇笙钅浚加屑罂刹沟目占洹U庋某晒共怀搅怂械娜耍
--
FROM 36.48.112.53
我可以发专报,也可以写内参。这个体系并不是坐而论道,最终是要指导产业实践的。在指导产业实践之前,你需要用你系统化的理论,合理解释所有之前发生过的产业实践,也就是必须经受多轮次的历史性实践检验。而且,即使跳出这个系统,在其他类似系统中,也必须存在同样的理论或实践。
总之,方法肯定是文献调研,但结论和成果必须能经受住多角度、多视野的综合检验。
这个东西有长期的实践史,能有条件研究的人,国内就那几家单位,有胆识去干这件事的,没有几个人。通过同类课题研究,就可以知道彼此。其他人的研究深度,你当然知道。他们都没有你的研究全面、深入、系统、更多角度。
【 在 sarcan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最初的逻辑是,所做的事情,不方便发论文。
: 现在是要用现有文献,证明你的研究是最全面的。这个链条是不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领域其他人,也没有发论文,那你怎么获取准确的研究现状呢?
: 另外,我不清楚你是否写过专报,我们单位是有专报渠道,但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
: ...................
--
FROM 125.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