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认为,破五维的成效如何
非常好,把大家的科研热情,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42.185.72.*
我觉得不唯论文已经实现了,现在的各种评审,已经不唯论文了。因为除了论文之外,你还需要有项目、奖,等等材料。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真正落实吗?比如,不唯论文。
:
--
FROM 42.185.72.*
这个政策相当好,提升了竞争激烈程度,让人们重新认识科研。
【 在 deskt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说是人人知道的好政策
--
FROM 42.185.72.*
至少有一样已经不行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总得有一样说明你行呗,但至少得有一样。
:
--
FROM 42.185.72.*
没有论文,或者没有其他材料支撑,如何让高层认可你的研究?怎么设立大项目?
大项目渠道,如果是公开竞争,没有基础支撑,怎么跟对手PK?
如果是J方立项,你有关系,能给你安排定向,那没问题。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你的成果能得到高层认可,可设立大项目,可成立新机构,但不方便发论文。这样层级的单一成果难道不行?
:
--
FROM 42.185.72.*
课题从哪里来?专报为什么轮到你写?
如果没基础,还能拿到课题,有专报渠道,是背后有人推?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专报、课题,这些都能给高层提供深度认知参考。
:
--
FROM 42.185.72.*
还是这个问题,专报为什么让你来写?谁给你提供渠道?
“只有你能写出那样深入透彻的专报”,这个结论是谁给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肯定是有基础啊。多年有目标的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只有你能写出那样深入透彻的专报。但是因为体系复杂或者奢靡,没法发论文。
:
--
FROM 42.185.72.*
你还是没说明白,什么平台能给你提供这个渠道呢?你凭什么认为你在某个领域,超越了所有人?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样平台,就有这样的渠道。专报谁都可以写,但你深入研究了很多年,国内国外的情况都很清楚,没有其他人能对一个从未被系统理论化的领域做出深度解析。你能。
:
--
FROM 42.185.72.*
你最初的逻辑是,所做的事情,不方便发论文。
现在是要用现有文献,证明你的研究是最全面的。这个链条是不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领域其他人,也没有发论文,那你怎么获取准确的研究现状呢?
另外,我不清楚你是否写过专报,我们单位是有专报渠道,但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在的单位就有这种专报渠道啊,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这个东西必然核心,外国没有系统理论化,等价于一篇系统化论述的文章都没有,更不说国内了。但是几十年的实践事实是一脉相承的,你当然可以通过长期研究提炼出来。国内的权威文章,都是可以调阅的,连院士提出的观点,都没有你的全面,连国内最新的大项目,都有极大可补的空间。这样的成果还不超越了所有的人?
:
--
FROM 42.185.72.*
其他人研究没有你全面、深入、系统、更多角度,这个结论是你自己给的吗?还是有第三方评价呢?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发专报,也可以写内参。这个体系并不是坐而论道,最终是要指导产业实践的。在指导产业实践之前,你需要用你系统化的理论,合理解释所有之前发生过的产业实践,也就是必须经受多轮次的历史性实践检验。而且,即使跳出这个系统,在其他类似系统中,也必须存在同样的理论或实践。
: 总之,方法肯定是文献调研,但结论和成果必须能经受住多角度、多视野的综合检验。
: 这个东西有长期的实践史,能有条件研究的人,国内就那几家单位,有胆识去干这件事的,没有几个人。通过同类课题研究,就可以知道彼此。其他人的研究深度,你当然知道。他们都没有你的研究全面、深入、系统、更多角度。
: ...................
--
FROM 42.1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