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面青资助率
所以必须绑定职称,
归根结底,坏的还是学校自己罢了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不懂我讲的话
: 基金是奖励,如果没有价值了,谁还陪他们玩?
:
--
FROM 110.188.80.*
建议获得青A,青B的就不能再申请面上项目了
--
FROM 113.140.3.*
并不是,学校没办法不绑定,有教育部评估,你学校减分怎么办?
【 在 liucj79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必须绑定职称,
: 归根结底,坏的还是学校自己罢了
--
FROM 117.147.26.*
【 在 baobdbaob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板上对学阀的痛恨,
: 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 认为只要拿上了面上,就是上教授
: ...................
你看那什么“谁的配套比例高就给谁。比如国拨经费1元,自己配套一百万。”
那就是连研究基础和研究的创新性都不需要了。地主和资本家的二傻子只要有钱就可以中了。提这个想法的奇葩能够蠢到这地步,是怎么接受高等教育的?
--
FROM 113.240.234.*
只要基金不和评职称评博导挂钩,基金申请立刻就会恢复成研究兴趣导向,申请的人数立刻就会降下来,资助比自然就上去了,但是这样jjw的地位立刻就下降了,灰色收入就没有了。说白了某些人就是要用这个qzls青椒。
【 在 ffly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面青资助率连续走低,很多人建议恢复申二停一,或限制中标次数,这些都是穷人内斗。如真要限制,应该规定获得面上以上的,不再就低申请。一个优青、重点、重大相当于多少个面上、青年?拿过大钱的,又来申请小钱,更次。面上青年是科研界的维稳基金,科研土壤,对于博、硕层面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当务之急是保证此类项目资助率,而非限制申报。目前资助率过低,过度竞争,严重毒化科研生态环境,造成会议连轴转,电话满天飞。建议稳定资助率规模,经费上,上会实施A/B类,50%A类基金委资助,如基数大甚至可以更少; B类学校匹配,A/B类抽签决定,实际不分水平高低,同认国家级项目。
--
FROM 112.4.211.*
说实话,拨款不依据教育部的评估结果,加分减分之类的意义真的不大,当然了,校领导可能并不在意学校真正的甲方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学校没办法不绑定,有教育部评估,你学校减分怎么办?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你这样人吧,你学校杰青优青数量不够,评估肯定掉到底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拨款不依据教育部的评估结果,加分减分之类的意义真的不大,当然了,校领导可能并不在意学校真正的甲方
--
FROM 117.147.26.*
也算是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了,学校教师也得弄个官帽戴戴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人吧,你学校杰青优青数量不够,评估肯定掉到底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所以都是为了政绩呗
【 在 carb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学校没办法不绑定,有教育部评估,你学校减分怎么办?
:
--
FROM 183.220.99.*
应该限制拿面上基金次数,重点基金可以不限制次数。相当于你有前面的积累的,应该是冲重点或者重大基金。
--
FROM 125.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