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不需要大笔经费的数学都没搞出名堂?
学科竞赛在真正科研面前啥都不是。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工科可以拐缺设备: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
--
FROM 101.90.35.*
说句不好听的,我们的体制和文化,确实天然克创新,尤其是克理论上的创新
我们擅长筛选听话、没有思想、奴性强的人。这在不需要创新、需要努力和大量人力的场景下非常有优势,但是需要创新就不行了,最后全是照着领导的idea拼命努力。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23.127.143.*
这个人种论就是胡扯,主要是传统的问题,自古上层对这块就不够重视
【 在 cliff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跟在美国读数学专业的人聊过。他说尽管在中学、大学里面好像中国人数学很好,但真正具有原创性、想象力的数学大牛,基本上在欧洲,他比较佩服俄罗斯人、法国人的数学。
: 他还说,陈省身的微分几何是拿过菲尔兹奖,但那个东西其实没有太多想象力。这个我不是专业人士,不懂。
: 但他隐约认为,这种原创性和想象力、多少跟跟人种、遗传基因有关系。
: ...................
--
FROM 220.196.194.*
数学的同学说他本来准备拜姚的。
结果姚跑过去拜夫子。以后还怎么嘲笑
那帮文科生。
太尴尬了。
【 在 smartpeigj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什么人研究自然科学,都是研究鲁迅说的那个吃人的礼教的。
--
FROM 111.60.84.*
数学难,在于你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数学,很多学数学的都不知道数学的发展,核心。这些都需要前人领路,不是说要去解决某个几百年的猜想才叫前沿。
我学到博士,也没有人真正给我讲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就连范畴这个概念都没有人给我讲透。更具体的,就连Galois理论真弄透的都没有遇到。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发自zSMTH@22041211AC
--
FROM 223.102.84.*
你确定吗?日本第一个诺奖是1949年的汤川,离明治维新81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sunsung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日本本土诺奖远超华人。以明治维新算,不到50年就出了诺奖。当然那时物理大爆发。我们这怎么算也70年了
--
FROM 98.37.214.*
看来你说的才是真正的原因。这个只能慢慢积累人才梯队
【 在 fireblbl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难,在于你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数学,很多学数学的都不知道数学的发展,核心。这些都需要前人领路,不是说要去解决某个几百年的 ...
--
FROM 120.244.234.*
科研本来就不是说有投入就一定能成功的呀
--
FROM 36.112.180.*
说个大家不爱听的,人中不行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06.37.121.*
没钱哪有人才进来,牛人也要赚钱买房买车娶媳妇啊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007J3SC」
--
FROM 111.1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