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不需要大笔经费的数学都没搞出名堂?
因为没有大笔经费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221.216.144.*
佩服你懂历史还懂物理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吗?日本第一个诺奖是1949年的汤川,离明治维新81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6.190.*
专家现在日本诺奖排几十了吧,这还是失落三十年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确定吗?日本第一个诺奖是1949年的汤川,离明治维新81年。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6.190.*
秦椒问问自己在干什么不就行了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12.97.85.*
小红书上那些人的水平,还是不要相信了,连韦东奕干的啥都不知道,
【 在 blackben 的大作中提到: 】
: 韦神?小红书上 韦神被认为已经锁定下一个菲尔茨奖了要
:
--
FROM 114.246.111.*
可以吹牛逼、骗钱,
【 在 pkupct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数学并不需要大笔经费,不存在更好地支持的问题,搞帽子的意义在哪里?
:
--
FROM 114.246.111.*
因为很多数学好的人,在高中被语文英语和现在没区分度的高考题给卡下去了,根本没机会进入顶级殿堂搞数学。选上去的那些人,只有一小部分真的有天赋有热爱,一大部分只是抢跑的普通人或者听话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会考试的乖孩子罢了。真正有天赋又不屑于抢跑的人,并没有被选进类似北大数院这样的地方去。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23.114.88.*
你这就是不懂科学了
科学的发展需要平台
在一个比较强的环境里,天才的实力才能发挥出来
事实上任何追求极端的项目的都对环境有依赖
欧洲人难道一个有乒乓球天赋的都没有吗?为什么就是拿不到冠军呢?因为中国的环境太强了,能把有天赋的孩子都发挥出来
数学研究不是说一个天才儿童读几本教科书,上上课,拿个课题就做起来的
在科学研究这种事上搞大跃进没意义
国内得慢慢发展,不能急功近利
国内的优势恰恰在于有钱,比欧美有钱
整体穷于别人,但中国马太效应强,局部优势明显,个人优势明显,少数大佬与权贵有外国教授想象不到的经费
所以一些依赖经费的学科,如凝聚态物理或者颜宁她们搞的那些,才是国内发展快国际地位高的学科
像数学这样对经费依赖低的,发展慢才是正常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24.207.38.*
现在教育出了问题,不让抢跑。相当于26岁开始学围棋,学4年放弃。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71.116.46.*
笨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文科可以怪紧箍咒
:工科可以拐缺设备
:数学呢?不需要实验,也不需要大团队,还有着一堆奥赛金牌、院士,为啥至今不要说菲尔茨奖级别的,甚至稍微牛一点的贡献都没做出来?
--
FROM 116.14.1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