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多少人认真给基金委提意见啊?
你这第一条就扯淡,不少做环境的人也跑到物理去卷
一篇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影响因子39,一篇PRL影响因子9
照你的思路,踏踏实实做物理的还活不活?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出所料,基金委又一次给每个申请人发了问卷调查,不知基金委会不会看大家给的意见和建议啊?
: 不过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还是写了一些意见,意见如下。
: 1,建议量化研究成果(所有文章专利)。量化标准为可参考**大学科研分算分方法,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算一篇,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0.5篇,第一通讯作者算1篇,非第一通讯作者0.2篇。第一单位的各作者的贡献由主导者分配全部的1。建议分数为影响因子*篇数。
: ...................
--
FROM 202.119.26.*
好的,基金委扩编至现在的10倍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出所料,基金委又一次给每个申请人发了问卷调查,不知基金委会不会看大家给的意见和建议啊?
: 不过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还是写了一些意见,意见如下。
: 1,建议量化研究成果(所有文章专利)。量化标准为可参考**大学科研分算分方法,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算一篇,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0.5篇,第一通讯作者算1篇,非第一通讯作者0.2篇。第一单位的各作者的贡献由主导者分配全部的1。建议分数为影响因子*篇数。
: ...................
--
FROM 36.141.24.*
估计基金委不敢收社会面资助(不是现在的联合基金)
我给基金委资助20万,我又从基金委申请
基金委给不给
(20万这里的人出得起吧)
【 在 helgol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争取更多社会面资助,
: 淡化国家基金对晋升的影响
: 如果对晋升没影响的话,
: ...................
--
FROM 117.136.38.*
不要神话基金委的项目,横向、社会资助都是经费
考核时顶多基金委×X等价一下 至少面上项目没人这么疯抢了,人才项目、大项目另说
【 在 baobd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基金委不敢收社会面资助(不是现在的联合基金)
: 我给基金委资助20万,我又从基金委申请
: 基金委给不给
: ...................
--
FROM 183.173.172.*
最主要的是不要走后门,不要让学生评审,评审专家要公平。
--
FROM 222.249.228.*
别的先不说,首先反对楼主的第4条。现在的资助面已经非常广了,资助率也在合理区间内,用降低资助强度的方式提高资助率只会导致资助效果变差!
NSFC青年一年2万多项/年,比面上还多近2千项,这就已经非常离谱了。NSFC资助项目数近5万项/年,是美国NSF资助项目数的4倍多,这已经非常可以了,即使按照人口比例我们的资助项目数量也不比美国差。
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NSFC的申请数量高达30万项/年,是NSF申请数量的7倍多?要知道近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约6万人/年,只比美国多5千人左右而已啊,为何申请量如此爆炸?下面那篇论文分析了申请量增长的原因,我从中摘出来了一段。
所以我的观点是,问题根本就不在基金委这边,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高校没有建立起分类评价体系,把所有的人都捆绑在国家级项目上了,导致所有层次的教师都被迫去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金委只是个基础研究资助机构,背着这个黑锅天天挨骂可真是太冤了!
[1] 贾雷坡,张丽萍,王长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00—2019年发展情况分析——对加强依托单位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04):581-588.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21.04.009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连年下降与部分依托单位片面追求提高项目申请数量,而忽视了对项目申请质量的把关不无关系。具体表现在,一部分依托单位通过下指标、发奖励、惩罚性激励等方式盲目提高申请量,甚至一些非科研岗的人员也不得不写申请书,既耽误工作时间,又浪费管理资源和专家资源;还有一部分依托单位将基金项目与科研人员晋升、工资、奖金等简单挂钩。这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是导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出所料,基金委又一次给每个申请人发了问卷调查,不知基金委会不会看大家给的意见和建议啊?
: 不过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还是写了一些意见,意见如下。
: 1,建议量化研究成果(所有文章专利)。量化标准为可参考**大学科研分算分方法,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算一篇,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0.5篇,第一通讯作者算1篇,非第一通讯作者0.2篇。第一单位的各作者的贡献由主导者分配全部的1。建议分数为影响因子*篇数。
: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Re,青年基金就很扯,没几个钱还耗费很多精力,这个阶段就该以出成果为第一,有成果,独立,然后再想着去拿基金
【 在 superui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先不说,首先反对楼主的第4条。现在的资助面已经非常广了,资助率也在合理区间内,用降低资助强度的方式提高资助率只会导致资助效果变差!
: NSFC青年一年2万多项/年,比面上还多近2千项,这就已经非常离谱了。NSFC资助项目数近5万项/年,是美国NSF资助项目数的4倍多,这已经非常可以了,即使按照人口比例我们的资助项目数量也不比美国差。
: 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NSFC的申请数量高达30万项/年,是NSF申请数量的7倍多?要知道近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约6万人/年,只比美国多5千人左右而已啊,为何申请量如此爆炸?下面那篇论文分析了申请量增长的原因,我从中摘出来了一段。
: ...................
--
FROM 124.205.78.*
本来就应该建立分类评价体系,设置多种类型的岗位,所有教师用同一套标准考核就是懒政。
【 在 LeoCH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大部分州立大学大部分人没有经费也是教书匠,连学生都没有。少数能给系里带来经费的是要供起来的。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青年基金也是为了扶持青年人发展,出发点是好的。问题就在于各个高校非要用基金作为考核标准,根本不考虑自身的现实情况,把基金当作不花钱的彩票一样逼着所有老师都去抽奖,甚至出现了有些单位申请100多项资助率是0的现象,这简直就是在浪费基金委和各位评审专家的时间。
【 在 sasunono 的大作中提到: 】
: Re,青年基金就很扯,没几个钱还耗费很多精力,这个阶段就该以出成果为第一,有成果,独立,然后再想着去拿基金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top2 本硕博,国外top校访学经历,两篇IF超过40的顶刊,因为不善于搞关系拿不到面上的,你见过没?
【 在 dust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要不要贴个简历,秀一下学术水平,学历背景,影响力?
--
修改:fatcat FROM 115.24.183.*
FROM 115.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