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直升还是中考?这是个两难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现在默认211、985的孩子一定读研,就像默认30多年前清北的学生一定选择留美一样。
是的,以前总觉得学医周期长,现在学啥都得读研,这么一比,学医也就不算长了
--
FROM 123.126.74.*
因为有些高二高三在学大学课程,尤其是英数理化生。
【 在 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不明白省这一年干嘛
: 初中压缩一年,但初中+高中还是6年并没压缩,那么要么是初高中的课程安排比例严重不合理,要么是这个玩法本身是在胡扯蛋。。。
:
--
FROM 114.244.128.*
根子还是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即便计划生育已经把人口压缩这么多的情况下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现在默认211、985的孩子一定读研,就像默认30多年前清北的学生一定选择留美一样。
--
FROM 123.121.177.*
赞4,
这个住宿条件,何止lxq天花板,在大学里面,也是秒杀绝大部分大学了
【 在 daveyy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新高一,初中是海淀四梯队普校,初中校挽留,我和孩子都坚定的努力去更好的高中,现在去了101普通班,孩子非常满意,家长也很庆幸。我随便说几点:
: 1.师资:新生家长会,看到我们普通班班主任兼物理老师的是北大本硕博,化学老师也是北大本硕博,生物老师是中科院博士后,语数英都是北师大本硕。往届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们满意度非常高;
: 2.校园:300多亩的校园,人车分流,有5个人工湖,多个室内体育场馆,操场是真草坪,校园里还有孔雀、梅花鹿、羊驼、天鹅、鸭子、小猫;学校有门直通圆明园,有些课直接在圆明园里上课;有自己的锅炉房,10月下旬北京第一次降温时就开始供暖;
: ...................
--
FROM 220.181.3.*
中下等就别犹豫了
--
FROM 219.238.3.*
东城景山贯通班还可以,直升班就比较鸡肋。不知道贵校是哪所
【 在 feiyiy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城
--
FROM 223.72.89.*
【 在 gsyou77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以前总觉得学医周期长,现在学啥都得读研,这么一比,学医也就不算长了
学医的bug在于人口减少以后,待遇可能下降。之前学医时间长,最后能得到一个待遇好收人尊敬的结果,但现在待遇好这件事可能受到冲击。不过,学医路径越来越多,时间一点不比理工科长了。朋友孩子今年首医8+模式,貌似都能拿到博士学位,就业也不错。不过,学医已经默认需要拿到博士学位了,理工科硕士貌似绝大部分工作都够了。
和国外学医相比,中国学医算轻松的,但国外学医的待遇确实也是碾压式的高。国内学医近20年也不错,毕竟人多国家管控也松,但以后不好讲了。最糟糕的是,学医也学美国卷论文造假,哎,现在条条蛇都咬人。
版上还在讨论孩子语数外拉胯,其实真正的卷从上大学才开始。和30多年前真的不一样了,那时候考上大学是基本是终点,大家都有个说得过去的未来。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真正值钱的是铁饭碗,并非大学文凭
以前大学生少,大学文凭可换铁饭碗,所以大学文凭值钱
现在变了,考公上岸才值钱,现在的考公,才是以前的高考啊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学医的bug在于人口减少以后,待遇可能下降。之前学医时间长,最后能得到一个待遇好收人尊敬的结果,但现在待遇好这件事可能受到冲击。不过,学医路径越来越多,时间一点不比理工科长了。朋友孩子今年首医8+模式,貌似都能拿到博士学位,就业也不错。
: 和国外学医相比,中国学医算轻松的,但国外学医的待遇确实也是碾压式的高。国内学医近20年也不错,毕竟人多国家管控也松,但以后不好讲了。最糟糕的是,学医也学美国卷论文造假,哎,现在条条蛇都咬人。
: ...................
--
FROM 222.128.31.*
铁饭碗到底有多值钱 温饱罢了
【 在 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值钱的是铁饭碗,并非大学文凭
: 以前大学生少,大学文凭可换铁饭碗,所以大学文凭值钱
: 现在变了,考公上岸才值钱,现在的考公,才是以前的高考啊
: ...................
--
FROM 111.198.57.*
【 在 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值钱的是铁饭碗,并非大学文凭
: 以前大学生少,大学文凭可换铁饭碗,所以大学文凭值钱
: 现在变了,考公上岸才值钱,现在的考公,才是以前的高考啊
: ...................
铁饭碗是否值钱,也随着时代在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是倒爷、万元户的时代,公务员、教师待遇还不如企业。90年代,外企的吸引力远高于公务员和国企。清北学生要么出国,要么首选外企,国企除非垄断的否则都看不起,至于高校教师等,那都是遭人看不起的。北京还好,尊师重教,教师钱少好歹还有面子,上海简直就是歧视教师,直到教师副业增加、灰色收入增加这才有了变化。
任何时代,都没有一招鲜的铁饭碗。用我妈的话说:条条蛇都咬人。有人看到的是公务员的轻松收入高,有人看到的是公务员的累死累活待遇差。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见招拆招。
--
FROM 120.2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