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是家长最应该而且有能力参与辅导孩子学的科目,但大家都不
你说得对
六国论这篇本质上是借古讽今 或者说借题发挥 或者说主打一个蹭字
六国灭国的事实是什么 苏洵是不在意的
他需要一个剑走偏锋的角度吸引眼球 然后有机会卖自己的观点
也因此 开篇语出惊人后 下文就自说自话
毫无逻辑可言
这篇文章的结构和用意一般来说没什么争议
就是蹭文
确实是语文和历史双输才会觉得它逻辑好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头发丝儿想都知道六国覆灭的原因不可能以赂秦两字来概括,这样的论点必定是偏颇的,论据也不足采信,特别是作者自己也说其实只有3个国家赂秦。文章这样牵强附会只是为了劝谏宋朝君主别割让土地而已。如果读了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言之有理”,那大概是历史和语文都没学好。
--
FROM 142.179.74.*
总结太好了,我有同感,40+奔5去了,才被动开始思量语文的问题,于自家娃已无从实践了。
几条分析也非常好,就是这样。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话短说尽量不展开:
: 1.语文是每个成人都具备的技能,普通人群中这种技能的差距要比数理化技能差距小的多的多。
: 2.为什么一般孩子语文得120就是个门槛,原因是120=75+75*0.6,其中0.6就是所谓的主观题标准答案中的“酌情”。你只要别让判卷老师用到“酌情”这把尚方宝剑,那么语文分就会提高。
: ...................
--
FROM 221.223.193.*
这就是问题啊,你有没有认真对待过语文?没有吧,我也没有,这就是题主说的“羞辱了语文”,被羞辱也是应该的。也反应了我们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语文应该是思辨式课堂教育,在思辨氛围中让学生记住论点,即使不认可论点也且记住了。语文教育才是真正地填鸭式教育,被填得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数理化反而不是填鸭。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我自己都写不好作文啊,怎么有能力辅导。。。
: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221.223.193.*
为什么学习要靠家长?
【 在 ld2020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话短说尽量不展开:
: 1.语文是每个成人都具备的技能,普通人群中这种技能的差距要比数理化技能差距小的多的多。
:
: 2.为什么一般孩子语文得120就是个门槛,原因是120=75+75*0.6,其中0.6就是所谓的主观题标准答案中的“酌情”。你只要别让判卷老师用到“酌情”这把尚方宝剑,那么语文分就会提高。
--
FROM 116.130.193.*
re
其实现在AI作为嘴替很好使
一下子就能总结出六国论的一堆毛病
不过受限于水木的审核机制,反倒发不出来……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头发丝儿想都知道六国覆灭的原因不可能以赂秦两字来概括,这样的论点必定是偏颇的,论据也不足采信,特别是作者自己也说其实只有3个国家赂秦。文章这样牵强附会只是为了劝谏宋朝君主别割让土地而已。如果读了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言之有理”,那大概是历史和语文都没学好。
: 幸黄读邸罚茨愕囊螅心囊桓龅穆鄣闶蔷哉返模咳思揖褪亲栽财渌怠K凳菏浅舻模思久迹煌拢凰凳菏窍愕模分罂於湟茫凸涣恕R晃裁此涤镂淖魑氖鞘荷系窕兀浚≈劣谀闼邓珍勐劬莶荒苤С致鄣悖鹬幌陆崧郏肝牌湎辍
--
FROM 119.57.91.*
我拿苏洵<六国论>举例,是在表达苏洵《六国论》在形式上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尤其在结构和论述方面,可以供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学习借鉴,从这个角度上讲另外两篇《六国论》乃至《过秦论》都不足以效法。你这陷在历史中不能自拔,话题越拉越远。再说了,就算读了苏洵《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其“言之有理”又有什么问题吗?一家之言而已!你也可以写一篇《六国论》,只要言之在理,我照样“击节赞叹”。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头发丝儿想都知道六国覆灭的原因不可能以赂秦两字来概括,这样的论点必定是偏颇的,论据也不足采信,特别是作者自己也说其实只有3个国家赂秦。文章这样牵强附会只是为了劝谏宋朝君主别割让土地而已。如果读了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言之有理”,那大概是历史和语文都没学好。
--
FROM 221.223.196.*
娃不行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 长话短说尽量不展开:
: : 1.语文是每个成人都具备的技能,普通人群中这种技能的差距要比数理化技能差距小的多的多。
: : 2.为什么一般孩子语文得120就是个门槛,原因是120=75+75*0.6,其中0.6就是所谓的主观题标准答案中的“酌情”。你只要别让判卷老师用到“酌情”这把尚方宝剑,那么语文分就会提高。
#发自zSMTH@M2012K11AC
--
FROM 58.246.155.*
我最赞赏古文论辩就是各表一枝,只就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证,进而提出自己的论点。
这是具备现实意义的,这就是决策的素材之一。
反而普适的论点都是害人的,似是而非,倒反天罡的东西。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拿苏洵<六国论>举例,是在表达苏洵《六国论》在形式上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尤其在结构和论述方面,可以供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学习借鉴,从这个角度上讲另外两篇《六国论》乃至《过秦论》都不足以效法。你这陷在历史中不能自拔,话题越拉越远。再说了,就算读了苏洵《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其“言之有理”又有什么问题吗?一家之言而已!你也可以写一篇《六国论》,只要言之在理,我照样“击节赞叹”。
--
FROM 221.223.193.*
高考语文题不是为了提高人文素养,他是思政的主舞台和思维训练模式的短期比拼,对学生来说主要功能是得分而非教育。
--
FROM 1.203.166.*
我不认为有能力辅导
会识字说话,不代表什么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话短说尽量不展开:
: 1.语文是每个成人都具备的技能,普通人群中这种技能的差距要比数理化技能差距小的多的多。
: 2.为什么一般孩子语文得120就是个门槛,原因是120=75+75*0.6,其中0.6就是所谓的主观题标准答案中的“酌情”。你只要别让判卷老师用到“酌情”这把尚方宝剑,那么语文分就会提高。
: ...................
--
FROM 114.2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