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是家长最应该而且有能力参与辅导孩子学的科目,但大家都不
总结太好了,我有同感,40+奔5去了,才被动开始思量语文的问题,于自家娃已无从实践了。
几条分析也非常好,就是这样。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话短说尽量不展开:
: 1.语文是每个成人都具备的技能,普通人群中这种技能的差距要比数理化技能差距小的多的多。
: 2.为什么一般孩子语文得120就是个门槛,原因是120=75+75*0.6,其中0.6就是所谓的主观题标准答案中的“酌情”。你只要别让判卷老师用到“酌情”这把尚方宝剑,那么语文分就会提高。
: ...................
--
FROM 221.223.193.*
这就是问题啊,你有没有认真对待过语文?没有吧,我也没有,这就是题主说的“羞辱了语文”,被羞辱也是应该的。也反应了我们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语文应该是思辨式课堂教育,在思辨氛围中让学生记住论点,即使不认可论点也且记住了。语文教育才是真正地填鸭式教育,被填得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数理化反而不是填鸭。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我自己都写不好作文啊,怎么有能力辅导。。。
: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221.223.193.*
我最赞赏古文论辩就是各表一枝,只就某一个方面进行论证,进而提出自己的论点。
这是具备现实意义的,这就是决策的素材之一。
反而普适的论点都是害人的,似是而非,倒反天罡的东西。
【 在 ld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拿苏洵<六国论>举例,是在表达苏洵《六国论》在形式上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尤其在结构和论述方面,可以供中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学习借鉴,从这个角度上讲另外两篇《六国论》乃至《过秦论》都不足以效法。你这陷在历史中不能自拔,话题越拉越远。再说了,就算读了苏洵《六国论》之后击节赞叹其“言之有理”又有什么问题吗?一家之言而已!你也可以写一篇《六国论》,只要言之在理,我照样“击节赞叹”。
--
FROM 221.223.193.*
还是没能力介入高年级,幼儿期从最基础的介入,总不会是无用功,高年级有可能就添乱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会呢,语文什么时候介入都不晚的,倒是数学物理这些有窗口期,你家才初二
--
FROM 221.223.196.*
孩子的课本、卷子、作业,从小到大我都不碰,教纲我也没去了解过。
我自己中学时代语文成绩也就是中上,是糊里糊涂就中上的,没有任何感触,也不知道为什么得分、失分...我介入不了。
之前,帮孩子录入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觉得娃写得太混乱了,结合AI的文章,就修改、删减了一通。结果娃妈和娃说我把自己的描写删掉太多,虽然结构衔接更清晰,但得分不能及格。这事儿没能力介入。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了解你小娃的不会是老师只会是家长吧,孩子的弱点以及如何克服等等你们应该最清楚了,语文我觉得是一对一最合适的科目了。我在孩子初三和高三分别努力了一把,把他分数给提高了20分左右
--
FROM 221.223.196.*
我倒是让娃妈介入,研究下语文,但娃妈更愿意辅导英语,而我又不让娃妈介入英语过多,只认可了初三背高中单词这一项。我要看娃高一的英语成绩再做决定是否花时间补英语。娃妈也没介入娃的语文,娃也不愿意娃妈介入。
现在是即使娃有些浪费时间,也不轻易上其它科目(语文、英语、道法),我的意愿是能收集聚拢的意志力全用在解决高中数学,上了其它科目,精力更易于分散,我的目的就是在娃自鸡度比不过头部生的前提下能有1科出色,然后等娃自鸡度上升,我尽量不增加娃的压力。
8上期末丰台区有9人上600分,我们班有3人在列,数学考得简单,班级有6人满分,我们班有2人参加数学竞赛班,都要求考Amc8,都考的21分...英语有稳定在差不多满分的,语文有稳定在95+的...
我对娃说初中没有出头的机会,到高中如果能解决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不被落下,才有机会,初中都不想和同学比了,不大量投入时间的话根本比不过,除非他们自己降下来,但感觉他们很坚挺。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又不单单是指你,你家娃妈应该是高手,你小娃的语文她应该一直跟进的吧
: 这个跟中学时代的语文水平没啥关系,现在的应试语文跟那个时代差别还是挺大的,现在辅导孩子语文一是要把教辅吃透,二是对自己孩子丢分点充分了解
:
--
FROM 221.223.196.*
是120卷面分吧,我也是80以上,但从没到85以上,印象中也不下80,当时这是明显中上的语文成绩。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那会儿不是150,全国通考卷,区间是80以上吧
--
FROM 221.223.196.*
只要自己高中能站住,优势会体现出来的,高中高分明显少了,如果自己能挺住科目高分,就是优势。
我觉得娃初中数学不需要训练了,走1+3就更不需要了,其他同学稳定性很高,这需要训练支撑的,觉得他们可能是想通过中考跨区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孩子未来长远的专业倾向来说,我觉得你策略是对的
: 但是你们在丰台这种学校,孩子的优势体现不出来且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啊
: 所以我感觉你的设计有矛盾
: ...................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