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所有的明穿小说都不待见袁崇焕啊
毛文龙的做法就是现在写的穿越到末代小说的普遍做法
【 在 bull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满清翻案怎么啦,不光满清,南明就给袁崇焕翻案了。满清还谥史可法为忠正,贬洪承畴等为贰臣呢。坏人说S不能吃,你为了证明凡是坏人的所作所为都是错的,你就要大吃一斤给他看?
: 其实没那么难理解,除了当时需要忠义维护统治以外,还有就是是对旗鼓相当的对手的尊重。
: 至于毛文龙,太该杀了,都不止12条理由,截留明朝和朝鲜的关税,割据一方不听调遣,占据茅坑不拉屎影响整个战略计划,私自通敌谋求叛国,勾结商人集团和后金大肆走私等等。这个还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明,杀毛文龙就是崇祯的意思,而且崇祯之后从来就没给毛文龙平反过!
: ...................
--
FROM 124.127.72.*
没偷到手,
或没全偷到手那就不叫偷?
小兄弟,你这个思想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啊
【 在 longsw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的目的不光为了吹嘘袁崇焕,还要说脏话,扣帽子,搞不定问题就搞提出问题的
: 另外别转移话题,100万毛文龙拿到了吗?
:
--
FROM 114.245.93.*
这当然不是崇祯才开始的政策
“山东登州海防道按察使陶朗先开报接渡辽左避难官民……官员及居民男妇共三万四千二百余”
这是从天启年间就开始办的事儿,
袁崇焕重提,
是因为毛文龙要钱,崇祯不给钱,毛文龙说你给的不够,我这撑不下去
袁崇焕又一次出来打圆场折中,
既然你撑不下去,那就把屯民转运进来吧
这事儿当然没有办,因为办了,以民胁饷这事儿不就办不成了么?
这就跟前面的观点是一致的
崇祯认为东江,是他财政紧缩大政上的财政黑洞,
毛文龙要维持这个黑洞,因为无论饷银多少他都是“不以给兵”仅止“散米”的
所以一切有利于财政支出削减,
有利于东江减负的事儿,他当然都是不办的
这就构成了毛文龙和崇祯之间的根本矛盾
【 在 longsw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已经批准了转移东江屯民减少东江负担的规划“关外随便安插任其自为屯种可也帝从之”
: >>我记得这个规划是袁崇焕提的,崇祯从的。
: 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以后,这事办了吗?毛文龙是六月杀的,皇太极是十一月入关的,中间五个月袁崇焕安插了多少人?
: ...................
--
FROM 114.245.93.*
你所有的观点,看的不正是小说么?
袁崇焕媚上求官所以要忽悠崇祯——崇祯被忽悠给钱给权倾其所有之后袁崇焕发现办不成所以要议和—因为要议和所以要杀毛
这就是小说明史党的逻辑链条啊
但是在史料的真相中,
这个链条从一开始就是断裂的,因为小说明史党并不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
崇祯皇帝上任之后政务优先级第一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平辽
而是紧缩财政,财政支出节流
所以袁崇焕要当这个蓟辽总督根本就用不着忽悠,
因为他打算怎么平辽,在崇祯心目中压根就是次要的,
崇祯用他是用他在辽东的威望资历可以保证裁军减员缩流的同时,不至于造成大规模军队哗变之类的问题
这才能解释为什么袁崇焕还在几千里外的老家下岗,都没来得及开口说话
就已经被崇祯提拔为辽东事务的主管了
忽悠而谋官,在时间线上就是错乱的,
是在颠倒了许誉卿问答,平台召对,袁崇焕起复之间的时间关系,
并运用丰富想象力重新组合的拼接处的“事实”
正因为小说党对袁崇焕、崇祯、毛文龙等等这些明末人物认知的第一步逻辑链就是错误
所以在后面延伸的各种逻辑推论和自证,
就更是从头到尾的异想天开,
【 在 longswo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本版袁毛坑没有捏造“要杀毛文龙的是皇帝”这个观点吧?
: 崇祯只不过是个既要又要还要、智商欠费的领导,你硬给崇祯栽赃要杀毛文龙
: 你既不讲史料,也不讲逻辑,全靠自己臆想,你咋不去写小说呢
: ...................
--
FROM 114.245.93.*
崇祯杀袁崇焕主要是因为北京城被攻击吗?
明史里说,袁崇焕认为被攻击是刘策的问题,这个你怎么看?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有的观点,看的不正是小说么?
: 袁崇焕媚上求官所以要忽悠崇祯——崇祯被忽悠给钱给权倾其所有之后袁崇焕发现办不成所以要议和—因为要议和所以要杀毛
: 这就是小说明史党的逻辑链条啊
: ...................
--
FROM 218.60.148.*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崇祯想紧缩财政,重整国库,摆脱大明朝廷的经济危机
所以想裁军、节流、解决辽东的财政黑洞,这是他上任伊始的优先政务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引发连锁后果
这是他用袁崇焕的初衷
比如大规模军事哗变,比如宁锦地区作为战略前哨发生类似辽阳广宁这种溃败
当然也包括后金的入侵
前面的传统连锁危机,袁崇焕处置的比较好,但后面的入侵发生了,就一定存在责任人问题
尽管后金的这种入侵,与明朝在军事上的财政紧缩是有关联性的
但这个关联性的板子不能打到决策者身上,就一定要打到执行者的身上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祯杀袁崇焕主要是因为北京城被攻击吗?
: 明史里说,袁崇焕认为被攻击是刘策的问题,这个你怎么看?
:
--
FROM 114.245.93.*
刘策归袁崇焕管吗
我看知乎上有人认为不归袁崇焕管,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如果是前者,就是领导责任了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 崇祯想紧缩财政,重整国库,摆脱大明朝廷的经济危机
: 所以想裁军、节流、解决辽东的财政黑洞,这是他上任伊始的优先政务
: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引发连锁后果
: 这是他用袁崇焕的初衷
: 比如大规模军事哗变,比如宁锦地区作为战略前哨发生类似辽阳广宁这种溃败
: 当然也包括后金的入侵
: 前面的传统连锁危机,袁崇焕处置的比较好,但后面的入侵发生了,就一定存在责任人问题
: 尽管后金的这种入侵,与明朝在军事上的财政紧缩是有关联性的
: 但这个关联性的板子不能打到决策者身上,就一定要打到执行者的身上
--
FROM 218.60.148.*
你继续回避问题
100万毛文龙到手没有?
袁崇焕可是言之凿凿毛文龙已经贪了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偷到手,
: 或没全偷到手那就不叫偷?
: 小兄弟,你这个思想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啊
: ...................
--
FROM 120.245.114.*
那你要先问问自己“管”是个什么概念
权利无非三个组成要件
事:干什么
人:让谁来干
财:给你多少资源来干
人事财三权合一是完整的管,有人的任免之权是最底限的管,有财政调拨之权,是变相的管
所以,袁崇焕是不是管着刘策,
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刘策是袁崇焕任命的么?刘策的职责权利,是袁崇焕划分的么?
刘策在任上的各项行政资源是袁崇焕提供的么
厘清了这三个问题,是不是管,是谁在管就很清楚了
【 在 gqzhb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策归袁崇焕管吗
: 我看知乎上有人认为不归袁崇焕管,不过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 如果是前者,就是领导责任了
: ...................
--
FROM 114.245.93.*
你又回避问题
袁崇焕表示可以“关外随便安插任其自为屯种可也”,然后“帝从之”
毛文龙没办,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袁崇焕办了吗?
【 在 from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当然不是崇祯才开始的政策
: “山东登州海防道按察使陶朗先开报接渡辽左避难官民……官员及居民男妇共三万四千二百余”
: 这是从天启年间就开始办的事儿,
: ...................
--
FROM 120.2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