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落的原因
和李世民什么关系,这个扯远了
【 在 oldmonk (老和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根子出在李世民身上,国力未足而征伐四方。
: 秦汉两朝的扩张都是几代人筹划上百年的。
: 贞观时天下户口不及大业之半,虽然灭了突厥却无力控制漠北。
: ...................
--
FROM 69.195.46.*
这算什么理论?那秦怎么扩张没几年就崩溃了?
唐朝的扩张又何尝不是几代人的经营
安史之乱又跟漠北何干?
【 在 oldmonk (老和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根子出在李世民身上,国力未足而征伐四方。
: 秦汉两朝的扩张都是几代人筹划上百年的。
: 贞观时天下户口不及大业之半,虽然灭了突厥却无力控制漠北。
: ...................
--
FROM 154.5.195.*
从李世民死到安史之乱差不多有一百年,这段时期唐朝国力基本是向上发展的
【 在 oldmonk (老和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根子出在李世民身上,国力未足而征伐四方。
: 秦汉两朝的扩张都是几代人筹划上百年的。
: 贞观时天下户口不及大业之半,虽然灭了突厥却无力控制漠北。
: ...................
--
FROM 166.111.140.*
藩镇、宦官、党争 一个都不能少。
三者长期保持了一种均衡的态势。
【 在 Ranma (乱马猫~~繁星似尘)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插宦官就是为了节制大将。
: 安插谁来节制宦官?安来安去最后只好把自己也安进去
--
FROM 203.198.193.*
这是什么均衡?
【 在 lewin (憔叟) 的大作中提到: 】
: 藩镇、宦官、党争 一个都不能少。
: 三者长期保持了一种均衡的态势。
--
FROM 202.114.73.*
你的观点其实是把皇族胡化,本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的胡化,
不知道尊重中央的汉化政府,你还唯恐天下不够乱,打算把皇族变成一个寻常的藩镇。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逐个说明一下
1、宦官未必就是皇帝最亲的人,宦官是皇帝的工具,只有有能力的皇帝才能很好的
使用这个工具,没有能力的皇帝依赖宦官,一般都是被控制。而且历朝历代,即使再有
能力的皇帝,也没有让宦官长期掌握军队特别是禁卫军的,唐朝开了这个先例,实际上是
自掘坟墓。
2、外患可以依赖节度使,但绝对不能完全依赖各地的节度使,朝廷应该有自己的部队。
3、唐朝的中兴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藩镇这个毒瘤实际上是越长越大,唐朝的灭亡也
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4、我的观点确实有把皇族军事化的意思,我认为这在当时是一种可行的方案,依靠
宗室、外戚以及亲信臣子,总比依赖宦官和军人好。
【 在 sayinger (言者)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关于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落的原因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Apr 2 17:15:21 2004), 转信
:
:
: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一定非要出牛人,但教育方式要改变,应该加强对皇室子弟的军事教育,让他们
: : 有带兵打仗的能力,或者组建朝廷的私人部队,由皇帝的亲信指挥,
: 咋没作呢,皇帝的亲信,最亲的就是宦官了,所控制的左右神策军不就是你说的"私人部队"(其实朝庭的部队怎么私人啊),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 : 这样至少朝廷不用过分依赖藩镇部队。
: 有那么多外患,想不过分依赖都不行,要不然就成了宁与外贼,不舍家奴了.安史之乱对中央的打击太大了.
: : 唐朝的时间是绝对有的,从安史之乱到唐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关键是唐王朝的政策
: : 一直是采用以藩制藩的办法,结果是局面时好时坏,永远没法根植藩镇问题,自己的
: : 实际控制区域反而越来越少,最后连禁卫军都被太监控制住了。
: 这么长时间也是争来的啊,可不是坐等了一百多年才被灭掉的,中间几个皇帝还有"中兴"的趋势呢.
: : 在乱世中忽视了军队的作用,始终没能建立一支完全由皇帝控制的私人部队,应该是
: : 唐朝无法解决藩镇问题的主要原因(唐德宗聚敛财富,两个大库装得满满的,却不用
: : 这些钱来组建军队,有这样的皇帝,唐朝不亡都难)。
: 不能说忽视军队的作用,这点其实都清楚,关键是皇室已经逐渐丧失活力,你说的那种"私人部队"只有皇帝本身是职业军人,整天泡在军营里才行的.有好的策略,还要有实现的手段和各种条件.
:
: --
:
※ 修改:·forgauss 于 Apr 5 16:31:07 修改本文·[FROM: 159.226.47.*]
--
修改:forgauss FROM 221.136.194.*
FROM 221.136.194.*
【 在 pauli (泡利不相容)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观点其实是把皇族胡化,本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的胡化,
~~~~~~~~~~~~~~~~~这个还比较新鲜的观点啊
: 不知道尊重中央的汉化政府,你还唯恐天下不够乱,打算把皇族变成一个寻常的藩镇。
: 逐个说明一下
: ...................
--
FROM 219.224.169.121
不算新鲜吧,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就是这么讲的。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毕业设计)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还比较新鲜的观点啊
--
FROM 211.161.45.*
藩镇割据现象,我倒觉得是因为汉化的原因才没有迅速恶化为叛乱啊
【 在 oldmonk (老和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算新鲜吧,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就是这么讲的。
--
FROM 154.5.195.*
以毒攻毒也是一个办法,既然整个社会都胡化、军事化了,你皇族不适应潮流就没法
生存。反正中晚唐的实践证明,以夷制夷的办法行不通,局面只会越来越坏,皇帝的权力
越来越小,所以向藩镇学习,走军事强国的办法未必不行。
【 在 pauli (泡利不相容)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观点其实是把皇族胡化,本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的胡化,
: 不知道尊重中央的汉化政府,你还唯恐天下不够乱,打算把皇族变成一个寻常的藩镇。
: 逐个说明一下
: ...................
--
FROM 159.2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