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冷却液里有啥厉害的东西能腐蚀?
肯定有,但是是微渗,而且以前电池小,换车快。
而且理论上很好解决,冷却系统都用铝就行。
毕竟没有压力,铝导热快,足够了。成本还低。
【 在 lO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的配方这新势力三傻用了那么多年了,也没见得腐蚀穿掉啊
--
修改:FLYBBS FROM 39.152.24.42
FROM 39.152.24.42
铝更容易被腐蚀吧
方向肯定是换冷却液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有,但是是微渗,而且以前电池小,换车快。
: 而且理论上很好解决,冷却系统都用铝就行。
: 毕竟没有压力,铝导热快,足够了。成本还低。
: ...................
--
FROM 58.246.240.*
全密闭应该还好,或者都用铜。
反正就是空调里那套。
【 在 BIGDADY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铝更容易被腐蚀吧
: 方向肯定是换冷却液
--
修改:FLYBBS FROM 39.152.24.42
FROM 39.152.24.42
高压线束都普遍用铝了,电池包里要用一堆铜么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密闭应该还好,或者都用铜。
: 反正就是空调里那套。
--
FROM 39.144.79.*
常规3C的,不需要这么搞?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了更好控制电芯温度一致性还有支持高倍率充电,新电池包的冷却回路已经埋进电池包内部了
--
FROM 116.237.165.*
线束也不泡在冷却液里。
没压力,都用铝应该没啥问题,
技术不行的再都用铜吧。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压线束都普遍用铝了,电池包里要用一堆铜么
--
FROM 39.152.24.42
我觉得还有提高电池包集成度、给电池包减重的考虑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规3C的,不需要这么搞?
:
--
FROM 39.144.79.*
3C就是PACK上下冷却
某些公司甚至号称风冷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常规3C的,不需要这么搞?
:
--
FROM 58.246.240.*
监管部门检测的时候,知不知道他们把冷却液埋进电池包内部的事情呢?
还有,厂商宣称的上市前动辄几百万公里、千万公里路测,没有测出问题来?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了更好控制电芯温度一致性还有支持高倍率充电,新电池包的冷却回路已经埋进电池包内部了
--
FROM 1.202.70.*
这也太差了, 真是草台班子。
通用刚开始用液冷,就是把冷却版夹在电芯之间。
pack上下基本上是温度最低的地方,不用冷却。
日产出leaf时还知道把一个温度传感器放在电芯最中间。
【 在 BIGDADY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3C就是PACK上下冷却
: 某些公司甚至号称风冷
--
修改:FLYBBS FROM 39.152.24.42
FROM 39.152.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