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很多人还迷信专业队体制能搞好足球
对了,足球本来就是下层运动
【 在 alanju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问水木温拿,温拿当然不那么容易接受子女去踢球。
: 温拿别说足球,什么体育职业路线都不走。
: 足球是给工农子弟走的。
: ...................
--
FROM 211.145.40.*
你觉得现在能养得起?那我给你们举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中国女足。
中国女足现在虽然有所谓的女超、女甲,但她们还算是专业体制下的俱乐部模式。按你们大家想的,举国体制应该养得起、玩得转,那为啥现在女足发展别说和美欧比,即使和日本比,也有明星的差距。这次亚洲杯是拿了冠军,但回国后水庆霞接受央视专访时特别说到:“确实日本队在我们之上不是一点两点”,在回答“选拔球员难不难”这个问题时,她回答:“也难也不难,因为各队女足球员还是比较少。在我看来,可能达到四十、五十人算是比较多的了吧。”而记者问:“日本有多少人可以选拔?”水导回答:“最起码有二三百人。”如果要回答为啥女足基础这么差,我再给大家看一段文字:
“在2018年以前,女足国家队的收入主要是由两大主要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体育局发放的编制内的工资,一部分来自俱乐部的报酬,国家队层面,没有任何补助和奖励不说,还要徒增许多伤病风险,一旦在国家队受伤,在俱乐部层面的收入也没了。因此在2018年以前,曾经就有队员主动提出退出国家队,并非不爱国,而是日益增长的物价和微薄的收入对比,同样需要生存以及赡养父母的她们也得为长久打算,有的去参加娱乐节目希望进入演艺圈,有的想办法去认识更多商界人士投资开店。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8年亚运会以后,因为中国女足在亚运会上展现出了非常顽强的斗志,并且击败了朝鲜女足。那一幕对在现场观战的支付宝高层产生了巨大触动,从而加快了合作协议的签订步伐。事实上支付宝高层现身亚运会并非偶然,而是受到了当时主管女足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杜兆才的邀请。
在那场比赛前杜兆才就希望能够为女足拿到一份丰厚和长期的赞助,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女足的生存状态,也给未来女足在世界杯、亚运会和亚洲杯上的比赛打下好的基础。邀请支付宝赞助女足的谈判早就开启了,最初支付宝高层表示希望在女足打完亚运会后坐下来详细谈合作内容,可当他们看到女足用自己的拼搏战胜了朝鲜后,当时就承诺愿意以十年十个亿的形式支持中国女足发展,最终合作文件要在回国后双方把细节沟通好才能签署。为了表示诚意,当场给中国女足队员们每人超过十万的额度给所有队员集体清空了购物车。
也是从那一时刻开始,女足队员们看到了中国女足在未来发展新的前景与希望,而时任女足领导、主要管理者们也都向女足承诺了,一定尽全力让女足姑娘们去获得更多与之付出匹配的回报。而从那以后,在国家队的集训开始有了按日计算的补贴,这些补贴的收入要高于一些新晋国脚在俱乐部的收入。
正因如此,甚至有的女足国脚跟教练组半开玩笑地申请能否全年集训,她们保证不叫苦不喊累。全年集训显然不现实,毕竟女足姑娘们与俱乐部也有工作合同,也要去完成她们的联赛任务。总训练不比赛并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道理女足国脚们也都明白。但这种简单直接的情绪表达,很现实地说明了收入的变化带给每个女足国脚们主观能动性的改变。
不是说她们只为了更好的收入才为国拼命,而是更好的收入,减少了她们太多的后顾之忧,尤其是2018年后,女足队员受伤后全部由国家队支付最高规格的伤病治疗费用、补贴照发,只要在队,奖金也会有,而且不会因为受伤就马上被放弃,伤愈后还会第一时间被召回国家队。这样就使得每个女足队员彻底放松心情,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国争光,为国拼命。”
大家看看如果没有支付宝的介入和赞助,即使是贵为女足国脚,在18年收入方面也很可怜的。以前大家都说女足待遇低,一个月两三千块钱,是因为靠着体育局的工资,她们只能拿这些。
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陆煜在2015年的采访中表示,女足队员待遇低主要是因为女足队伍大多属于体制内,即是体育局管理的队伍。“由体育局管理,那么球队的经费就来自于财政,财政支出是有标准的。你是哪级运动员,就会享受哪级待遇,所以女足队员的待遇不会像男足那样是达到市场化的标准。”
“我们的女足队员经常被爆出一个月薪水只有3000-5000元,其实在体制内的标准就是这样,再加上训练补助可能略高些,但是相对于女足队员的辛苦付出,我觉得还是不高。”陆煜说。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绝对担负不起?养各个梯级几万专业队员也就百亿量级的资金。在90年代是天方夜谭,在现在百亿有啥大不了的
: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导致极度普及之下淘汰率非常高,而由于项目的自身特性,成长周期又特别长。在其他项目,22、3岁就差不多可以成为顶级运动员了,而绝大部分球员在这个年龄段还比较稚嫩。更有不少球星,在20出头时还非常普通。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7.136.0.*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他这个mj,还有那个lazyer什么的ID就会瞎编造数据,
中超能像上港这么持续玩的就这一家,背靠上海港旱涝保收躺着收钱,其他家都不可能这么一直玩下去。
上港就像曼城之于英超、大巴黎之于法甲,仅此一家的特例。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HBaiB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在亏不起,都发不出工资啦。因为没有可持续性,没有盈利模式。没有盈利模式
: ,早晚得死。尤其是这种足球需要很大的基数才能选材的项目。
--
FROM 223.104.38.*
你觉得国家每年百亿级的财政资金砸足球,咱们国家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绝对担负不起?养各个梯级几万专业队员也就百亿量级的资金。在90年代是天方夜谭,在现在百亿有啥大不了的
: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导致极度普及之下淘汰率非常高,而由于项目的自身特性,成长周期又特别长。在其他项目,22、3岁就差不多可以成为顶级运动员了,而绝大部分球员在这个年龄段还比较稚嫩。更有不少球星,在20出头时还非常普通。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7.136.0.*
根本就没那么大市场,掏钱看球的都没多少了,还别说花点钱买正品球衣了。说句实在
话,足球都别跟篮球比了,还不如电竞呢。
【 在 xiaosha79 (秀逸真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们是真正市场化吗?别的不说,搞了近30年,连管办分离都做不到。再举个小例子,中超那么多俱乐部,球衣品牌都不能自己选,这种模式下怎么搞球衣等衍生品的开发。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211.145.40.*
百亿?体育总局2020年全部预算才70多亿,养着这么多项目这么多人。
为了一个足球就花100亿可能吗?只能交给市场,至于市场怎么花钱,就只能指导和规范了,但既然交给市场了,就别指望着市场会全部拿去搞青训,毕竟商人不是做慈善,现在搞俱乐部中姓名,商人都觉得继续投足球是做慈善了,结果就是大家纷纷退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在 zhenniub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绝对担负不起?养各个梯级几万专业队员也就百亿量级的资金。在90年代是天方夜谭,在现在百亿有啥大不了的
--
FROM 223.104.38.*
多踢多练当然能提高水平,但是能到国家队水平,成为亚洲一流,只能靠大规模的足球
人口和选材。材是选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也就是说必须基数足够大,否则弄来弄去
,还是这些人,没区别。
【 在 modelx8808 (blue drg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足球这个东西,抛开天赋,剩下的就是多踢多练,与市场化不市场化关系不大,市场化了,球员的精力反而分散了。
: 专业队也不能是以前意义上的体工队,还是要有梯队、底层数量储备,减少市场化,增加专业队的模式比现在会好很多。
--
FROM 211.145.40.*
有没有这么大的市场,你倒是真正放开让俱乐部搞啊
真搞不定的自然就淘汰了,能力强能搞定的留下
现在这个样子,职业联盟多少年了还没成立
俱乐部赚钱的路子都被足协掐死,连冠名权都没有,谁会陪你玩?
也只有背靠大树的国企了
【 在 HBaiBai (我也叫小白)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为啥很多人还迷信专业队体制能搞好足球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Feb 17 09:27:36 2022), 站内
:
: 根本就没那么大市场,掏钱看球的都没多少了,还别说花点钱买正品球衣了。说句实在
: 话,足球都别跟篮球比了,还不如电竞呢。
:
:
:
: 【 在 xiaosha79 (秀逸真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 咱们是真正市场化吗?别的不说,搞了近30年,连管办分离都做不到。再举个小例子,中超那么多俱乐部,球衣品牌都不能自己选,这种模式下怎么搞球衣等衍生品的开发。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11.145.40.*]
--
FROM 219.128.144.*
为啥砸重金搞这个?弄几个奥运金牌不必这个轻松。现在踢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啦,还
是这些老帮菜在玩。
【 在 zhenniub (真nb)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养不起不代表现在养不起啊,现在的财力是那个年代的几十倍,砸重金搞专业队,不敢说成为世界强队,成为亚洲强队怎么就做不到?只不过是要不要搞的问题。
--
FROM 211.145.40.*
您说到点子上了。足球和其他项目相比,成长周期长、本身项目又很复杂,想一眼识珠在12、3岁的孩子里挑出以后能成职业球员,这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有一部纪录片叫梅西和他的小伙伴们,里面是梅西在拉玛西亚青训营的同伴,十几个孩子,个顶个的都是西班牙各地甚至远在非洲的同龄小球王,但最后走上职业球员道路的只有梅西一人。
拉玛西亚况且如此,这恰恰说明一个看上去有天分的孩子想成为职业球员,这条路充满了高淘汰率和不确定性。那么,反过来说,想要最后能在成年阶段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球员,就必须有一个庞大的青少年球员体系作为支撑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白了就是 没有认识到足球规律,漠视足球的独特性。
:
: 足球11个人,即便想同规律,也至少是普通项目的11倍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