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学数学估算题如何解释
如果是作业,那就直接在家长群里问,或者直接问老师。
至于考试,我的观点是不纠结,仅供参考……
现在小学很多东西都是无病呻吟,学就学吧,还要拿来考,不知道怎么想的
去年考“耀”的偏旁,怎么理解呢,你别管一个东西有没有用,合不合理,让你记住你就得记住。
【 在 x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考试题让解释也没办法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61.237.229.*
6的倍数,又最靠近184的数是几?
你这个问法本身就错了,而且不契合题意,因为6的倍数,又最接近184的数是186,不是180。
这是一道估算题,把184估为180才对。
还是那句话,家长不要小看了小学数学教材。也许答案你都会,一辅导很可能就是错的。
【 在 gt20024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明明和红红,先问娃:6的倍数、又最靠近184的数,是几?是180。再问180需要多少个箱子?列算式是30再问180都 ...
--
FROM 117.133.68.*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能通过语言把解题步骤表达清楚,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比如这道题:
184估整为180,用180除以6商30,30大于29,且184大于180,所以答不够。
这段话,首先估整,接着三位数除一位数除法,接着结果比大小,再联系估值更大,最后形成结论。 对于三年级,这个过程包括五个思维步骤,两个新知识点。所以,完整讲述清楚,不打结吧并不容易。
【 在 x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需要用语言描述一下为什么是对的发自「今日水木  ...
--
FROM 117.133.68.*
嗯,这是明明的思路呀
把算式用文字念一遍,挺清楚的
【 在 zhujin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能通过语言把解题步骤表达清楚,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比如这道题:184估整为180,用180除以 ...
--
FROM 92.92.129.*
小学所谓的估算,就是培养孩子在遇到数学上比较大小的问题时,让孩子对待问题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一种思维能力。
这种比较大小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这是明明的思路呀
: 把算式用文字念一遍,挺清楚的
:
--
FROM 202.108.199.*
赞清晰解释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所谓的估算,就是培养孩子在遇到数学上比较大小的问题时,让孩子对待问题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一种思维能力。这种比较大 ...
--
FROM 92.92.129.*
也许是我想复杂了. 但真的把算式复述一遍就算可以了?
按我的理解, 应该要把上面的算式为什么能解决该问题描述清楚, 但对孩子要求可能高了, 里面包含的一些数学定理没有学过, 可能也只能简单描述一下算式.
大人会, 可以想当然的写出结果, 不用解释为什么.
而且, 有的情况不是那么简单, 有估大比大, 估大比小, 估小比大, 估小比小几种情况.
【 在 zhujin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引导错了。
: 应该让孩子把184估整为180,用180除以6商30,30大于29,且184大于180,所以答不够。
: 原答案一、三是逆运算的思维培养。先理解一,在此基础上再理解三,你的引导法。
--
FROM 125.39.236.*
但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估大比大, 估大比小, 估小比大, 估小比小几种情况.
我感觉老师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这几种情况.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所谓的估算,就是培养孩子在遇到数学上比较大小的问题时,让孩子对待问题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一种思维能力。
: 这种比较大小的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初中数学、高中数学都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
FROM 125.39.236.*
原题就是最简单的情况
184>180
30>29
如果连这个都觉得理解困难
就不要讲解其他情况了
【 在 x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估大比大, 估大比小, 估小比大, 估小比小几 ...
--
FROM 92.92.129.*
训练的就是多种缩放思维能力:
第一种是:我拿总量的一部分装箱子,都需要30个,那我装总量的话就更不够用了。
第二种是:184直接除以6不好计算,我用一个接近184的180去除以6等于30,说明比180大的184除以6一定会大于30,那箱子肯定不够用。
前两种都是从装手办需要多少箱子的“正向思维”考虑问题。
第三种是“逆向思维”考虑问题我手里有29个箱子,直接乘以6不好计算能装多少,那我看看更多的30个箱子能装多少,发现更多箱子只能装180个,说明箱子不够用。
三种都是培养孩子的缩放思维能力。
【 在 xeag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好像没那么简单, 有估大比大, 估大比小, 估小比大, 估小比小几种情况.
: 我感觉老师没有让孩子真正理解这几种情况.
:
--
FROM 202.1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