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可可感触波涛汹涌汹涌而来,写这么长
【 在 kekesi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子的朋友来了。
: 1.临床,的确是必须深耕的。这需要跟对人,跟你一组的所谓大佬到底行不行(技术、人品、影响力,这个人品主要看会不会肆意妄为、行为不端、是不是吃独食、教不教下属、对年轻人是打压还是送一程),作为内部人肯定很明了,如果不行,要伺机换人。一是院里的主要特色优势科室、几十年老科最稳定、待遇也有保障,缺点是生态也稳固,你横插一脚进去还得得大佬赏识要看机缘;二是新成立科室机会多,但也意味着一开始很可能活多钱少委屈多,再细看新科室领头羊以前的口碑人品、与医院管理层实权者的关系(这关系不是面上的好和面上的重点支持和发展,而是给真东西,比如空间、人员、设备、绩效政策等),所以是机会还是大坑自己分辨;三是交叉学科方向,自己挖掘和学习,可以临时去其他科室或者单位学习一段时间,比如内科系统的穿刺操作和特色检查诊疗技术、与外科合作的代谢性疾病管理、与厂家合作的ai健康管理(做成区域或全国中心平台)、质控管理、诊间模型,医联体的深入开展(需要多方支持),在一个领域熟悉之后,就可以深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王道;四是健康科普和网络宣传,可以做,但职称低、底子薄的情况下收效会有点难。
: 2.科研,如果你是审稿人或评委,你会看到太多的炒冷饭、烂创意和不知所谓,你就明白了该怎么设计课题和论文。科研这方面看个人领悟能力,一是多跟大佬交流、多参加高质量学术会议、多看文献,看看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什么、有什么新理念、新名词,二是跟上一艘大船,加入大佬队伍,哪怕是一开始做个干杂活的小喽啰,时间长了,自然有回报,三是寻找适合你的机会,一些市级的、与外地省事对口支援的项目、青年项目、甚至党口的项目,不管多小先申请做起来,攒资历和经验。
: ...................
--
FROM 171.21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