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33岁的女博士,医疗行业事业单位上班。家庭比较稳定,孩子有人帮忙带,颜值可以,脑子可以,缺点是内向,不会搞关系。
在经历了各种轮岗后,最近换到了舒适区,没什么进步,但也躺不平,摆不烂,每天上班感觉摸鱼的机会比较多吧,但是实际上也不好摸,其实我骨子里是个很上进的人,这种状态让我不安,我发现我好多同事都是一边一边的状态,比如有的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小宝宝,有的一边上班,一边读个博士,有的一边上班,一边搞科研做课题。
我在考虑我能做些什么,我想了几个方向
1、临床方向深耕
这个是肯定的,基本上上班时间,我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及时的查阅资料,有时候我也会深入的再学习,买一些书看看,但是特别基础的东西真的没有时间看,也看不进去,临床上有个问题是三级医师负责制,我是最低的那级,其实做不了什么决策,基本上都在执行,成长是很缓慢的,我最近有努力更新自己的互联网科普,尝试能不能通过做科普吸引一些病源,作为自己的硬实力。临床方面大家普遍看重职称和资历,这个都是熬年头,主观能动性不太大。
2、科研方向发力
这个是我一直最想干的,可能原来也比较忙,很多客观原因,但是发现主要还是自己,对于科研这个东西,实在没有兴趣,博士也是坑天努力的读下来的,我承认我就不是搞科研的料,不想面对层层审核,伦理、统计什么的感觉都是拦路虎,有点什么科研的动作,也容易被一些小肚鸡肠的人盯上,也曾遭遇过被嫡系故意为难的情况,但是我很多同事,这种情况下还是杀出来一条血路,我着实佩服,但是我努力了好几年,课题文章颗粒无收,写了两篇文章,被拒了快10次了,说实话,我不想造假数据,就是没有阳性结果,大概如果升职场需要,我可以努力努力灌点水,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虽然科研这颗大果子很诱人,但我觉得我摘不动,如果非从客观上找找理由,就是前几年我真的挺忙的,现在时间会多一点,我要不要再试试。
3、副业另辟蹊径
我是医疗行业的,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内行人应该都知道,这个时间节点还是住院医的,绝对是后浪了,前浪吃肉,后浪死在沙滩上,更重要的是,作为后浪,看不到希望,而且,现在的大环境,人口老龄化,公立医院开始向保基础的方向发展,感觉就挺一言难尽的,原来我还挺有包袱的,觉得自己大三甲医生啊,大博士啊,不好抛头露面搞副业,但是,看看小某书,就知道学历贬值的风在医疗行业肆虐,而且现在的人工智能真的是牛b,我非手术医生,感觉写病历,管病人这些,迟早得被AI取代了,前途堪忧,以上是副业势在必行的原因。
但是搞副业也需要时间和经历,比如前期减肥就花了3个月,内心也是很焦灼,实际上互联网,个人IP这碗饭也不好吃,大健康方面我最近在学习新的课程,看看能不能利用自己的医疗身份找到相关的兼职,目前也在摸索中。
其实我每天都超级努力的在生活,上班坐地铁的路上在听课,中午午休的时候也可以边刷视频课,边做俯卧撑,边带娃边跑步,边工作边拓展人脉,这些我都很努力。但是我还是感觉迷茫。想请教我的电子朋友们,给我指指路,我该怎么走下去。
--
FROM 101.3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