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杨之争的看法
唯象和形式的区别是模糊的
例如你说洛伦兹变换是一个拟合现象的数学构造,狭义相对论是基于“简明的物理原则”导出的形式理论。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但逻辑上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你并未解释为何把光速不变之类的现象规律作为公理就比把洛伦兹变换这种现象规律作为公理更“形式”。本质上说,它们都是现象规律而已,虽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现象规律中的一个看上更“简明”,但这种“简明”并不是绝对的,也许换个理论体系,谁更简明就可以反转。而且,即使不换理论体系,也有人觉得光速不变不好理解或者说很刻意牵强。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111.167.231.*
no,群众只是想知道,他们俩是谁带谁拿的奖
就像两个篮球巨星合作拿了冠军,到底谁是mvp
这个mvp带评选可能比较难,但必须评出来
【 在 v1da (唯一的爱)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兄这篇分析确实挺有意思,不过有些地方我觉得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下。
:
: 关于李杨之争,其实很难简单用“谁贡献更大”来概括。宇称不守恒的突破确实是个典型的实验驱动型发现,李政道在其中的物理直觉和实验敏感性功不可没。但杨振宁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的贡献同样关键,毕竟要把实验现象提升到理论高度,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
:
--
FROM 123.185.155.*
靠谱的推论
--
FROM 223.104.39.*
确实是典型的形式派小虾米!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佬又出来睥睨众生了
: 按照你的风格,我猜你肯定是形式派的,哈哈哈哈
:
--
FROM 125.71.74.*
一个字:服!!!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方面
: 一:和他一起学习,要不然到时候他讲给我听的时候,我不能像白痴一样
: 二:干啥不是干,学习这种事情和锻炼身体一样,都有助于身体健康
--
FROM 125.71.74.*
当然不是泾渭分明的,毕竟研究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事实上,做形式的大佬偶尔也会做一点儿唯像。
标准模型最后集大成的建立者温伯格其实偏形式派。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唯象和形式的区别是模糊的
: 例如你说洛伦兹变换是一个拟合现象的数学构造,狭义相对论是基于“简明的物理原则”导出的形式理论。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但逻辑上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你并未解释为何把光速不变之类的现象规律作为公理就比把洛伦兹变换这种现象规律作为公理更“形式”。本质上说,它们都是现象规律而已,虽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现象规律中的一个看上更“简明”,但这种“简明”并不是绝对的,也许换个理论体系,谁更简明就可以反转。而且,即使不换理论体系,也有人觉得光速不变不好理解或者说很刻意牵强。
:
: ...................
--
FROM 125.71.74.*
终于说实话了
把老杨排在前十就是你的私心作祟罢了
【 在 Myarmor (余哀)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典型的形式派小虾米!
:
: 【 在 innisfr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佬又出来睥睨众生了
--
FROM 123.185.155.*
形式派与唯像派不是我分的,
而是一直就存在,并且研究模式与方法有很明显的区别。
当然,就像我最后举的例子,
有些形式派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唯像理论。
而有些唯像派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形式理论的。
但总的来说,除了标准模型这个唯像派集大成者,
通常形式派在鄙视链上地位要高一点儿。
至于李杨的宇称不守恒。从研究风格来看,李提出最初想法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如果仅仅是李自己做的话,很难推广到整个弱作用。
做个假设:
李自己做了,但杨或者其他某个人看到了,
很快推广到整个弱作用,同时提出相应的检验实验。
那么,两个人也都会得奖。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兄这篇分析确实挺有意思,不过有些地方我觉得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下。
: 关于李杨之争,其实很难简单用“谁贡献更大”来概括。宇称不守恒的突破确实是个典型的实验驱动型发现,李政道在其中的物理直觉和实验敏感性功不可没。但杨振宁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的贡献同样关键,毕竟要把实验现象提升到理论高度,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
: 你提到的唯像和形式理论的划分很有意思,但我觉得这种二分法可能过于简化了。现实中很多重要工作都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就拿杨-米尔斯理论来说,它确实是个优美的数学框架,但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能够描述现实世界的物理现象。后来希格斯机制的发展,不也是理论和实验相互促进的结果吗?
: ...................
--
FROM 125.71.74.*
真的是很不错的科普文章
通俗易懂
给你一百个赞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2\. 除此之外,其它合作工作,例如统计物理里非常重要的那几个定理,应该是杨为主。
: 3\. 杨后来没再在标准模型的建立中做出贡献。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3.104.41.*
情绪不好炒冷饭~~
【 在 myheart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是很不错的科普文章
: 通俗易懂
: 给你一百个赞
: ...................
--
FROM 12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