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杨之争的看法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2. 除此之外,其它合作工作,例如统计物理里非常重要的那几个定理,应该是杨为主。
3. 杨后来没再在标准模型的建立中做出贡献。
原因:
1. 高能理论物理里,研究模式和方法分两大主流:唯像和形式。
1a. 唯像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构造模型解释实验现象。
1b. 形式理论是构建理论的数学框架。
2. 举例说明:
2a, 开普勒根据老师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就是典型的唯像理论。
而牛顿运用微积分,在开普勒基础上写出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典型的形式理论。
2b. 库伦定律是根据实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公式,是典型的唯像理论。
麦克斯韦在前面一群实验唯像理论的基础上,纯从理论自洽的基础上引入位移电流,从而写出了麦克斯韦 方程组, 就是典型的形式理论。
2c. 一定程度上,洛伦兹为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引入洛伦兹变换,想强行解释电磁与牛顿力学的矛盾,是典型的唯像理论。
爱因斯坦直接假设光速不变,建立狭义相对论,就是典型的形式理论。
所以,可以说,唯像理论更物理但相对狭窄,而形式理论更偏向数学且更强大与具备一般性。
3. 李是典型的唯像派。这从他的博士论文和与杨决裂后的工作很明显就能看出。
4. 杨却是非常正统典型的形式理论派。
4a. 杨米尔斯理论就是一个框架性理论,是一个基础方程。
4b. 杨振宁另一个伟大的工作“杨-巴克斯特”方程也是一个典型的框架性方程。 注:两者是独立得到这个方程的,但杨比巴克斯特先得到。这个方程在可积系统领域具有核心的地位。
4c. 决裂后,杨和吴大峻(哈佛教授),黄可逊(MIT教授)等合作的工作都是典型的形式理论工作。
5. “宇称不守恒” 是典型的唯像理论,所以李的贡献应该是大一些。
6. 人类目前最成功的物理理论叫标准模型,这个模型是在杨米尔斯框架下的典型的唯像理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杨后来没再继续在这个上面工作。因为这和他的风格不符合。尤其是标准模型里有一些比较丑陋的纯唯像成分,这应该是他非常不喜欢的。
7. 爱因斯坦也是典型的形式理论派。玻尔偏唯像派。海森堡中间派,狄拉克是典型形式派。霍金是形式派。费曼本性唯像,但最重要的工作却是形式理论方面的。泡利是形式派,但其最著名的两个工作却是唯像派的,这应该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
修改:Myarmor FROM 125.71.74.*
FROM 125.71.74.*
看不懂
看起来有道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114.244.129.*
看不懂
不过,我也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最基础的开始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223.104.40.*
真的一个模型能概况不同尺度的所有相互作用?感觉宇宙没有那么简单,或者数学没有那么万能。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223.104.42.*
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吃巧克力
或者喝卡布奇诺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223.104.40.*
物理和化学?
原子都研究了半天
到了分子不会用物理套路玩了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一个模型能概况不同尺度的所有相互作用?感觉宇宙没有那么简单,或者数学没有那么万能。
--
FROM 114.244.129.*
是为了你仔学?太拼了,太卷了吧!
【 在 mik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懂
: 不过,我也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最基础的开始
:
--
FROM 125.71.74.*
可不可以理解为杨偏数学,李偏物理
物理关系都是用数学形式表达的
李提出了一个关系,杨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吴健雄用实验证明了
瞎猜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情不好,无聊中,炒冷饭!
: 先说结论,后说原因:
: 1. 他们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宇称不守恒”,应该是李的贡献大一些。
: ...................
--
FROM 60.221.123.*
没涉及技术细节。
【 在 TyU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不懂
: 看起来有道理
--
FROM 125.71.74.*
这就是物理学的目的。
物理学整个发展史就是在不停的试图用一个方程解释更多的世界。
至于是不是最终能达到,物理学本身并不去问这种空洞的问题,
反而是哲学或者神学喜欢干这样的事。
【 在 anyone1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一个模型能概况不同尺度的所有相互作用?感觉宇宙没有那么简单,或者数学没有那么万能。
--
FROM 12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