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位觉得六老师的诗改得如何?
@Myarmor
大概是这个吧
【 在 qianyishi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懂古诗写作规范和要求的表示,这个得先请本版貌似对古诗有一定造诣的那位男士来先鉴定一下,id是M打头,图像是只老虎的,记不住他全称了,谁看到他出现帮@一下
: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原作:
: : 三人欲寻边,单车向祁连。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
--
FROM 123.139.86.*
是这个
可以两人一起来掉书袋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
: 大概是这个吧
--
FROM 124.65.218.*
一般的原则都是相通的,古时和现在主要是读音有变化,才显得今天读音好像不押一样
不过我对古诗的理解还是高中生水平,押韵的话135不论,246分明,他们的第3句都不押的,平仄的话一般也是第3句用仄,就是去声,最后一句平声,他们的第三句都对,都是第3声,暗合起承转合的“转”,我就知道这么多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仄没问题,是不是形式要求上就没问题了?
: 古时的平仄和现在是否有差异?顺便给俺们科普一下吧
--
FROM 124.17.27.*
对对,就是他,谢谢!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
: 大概是这个吧
--
FROM 114.245.222.*
个人感觉S6老师的更有章法~
水平有限,感觉K老师的“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有点不知所云,对不太上,“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出现的也略为突兀,最后的“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格局也略小,如“镜铁山”是敌人大本营,这句还说的过去,可我查了一下,镜铁山似乎并无此意…
反观S6老师的改写,出行状况,沿途景致、最后抒情都交代的非常清楚,非常流畅!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作:
:
: 三人欲寻边,单车向祁连。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
:
: 六老师的改作:
:
: 津门三人欲寻边,
: 单车七月向祁连。
: 谁知征尘几千里?
: 且来踏山随万转。
: 古来骠骑弱水旋,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72.73.*
他的id很好记,我的马甲……
【 在 qianyishi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就是他,谢谢!
: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 @Myarmor
: : 大概是这个吧
--
FROM 123.139.86.*
赞同
6姐柔中带情
彰显女性美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感觉S6老师的更有章法~
: 水平有限,感觉K老师的“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有点不知所云,对不太上,“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出现的也略为突兀,最后的“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格局也略小,如“镜铁山”是敌人大本营,这句还说的过去,可我查了一下,镜铁山似乎并无此意…
: 反观S6老师的改写,出行状况,沿途景致、最后抒情都交代的非常清楚,非常流畅!
: ...................
--
FROM 101.254.115.*
你这段话特别适合我这种小白,感谢感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的原则都是相通的,古时和现在主要是读音有变化,才显得今天读音好像不押一样
: 不过我对古诗的理解还是高中生水平,押韵的话135不论,246分明,他们的第3句都不押的,平仄的话一般也是第3句用仄,就是去声,最后一句平声,他们的第三句都对,都是第3声,暗合起承转合的“转”,我就知道这么多
:
--
FROM 114.245.222.*
这个解析不错,我以后肯定记住啦。。。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id很好记,我的马甲……
--
FROM 114.245.222.*
这些都是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啊,你都还给老师了
第3句一定要转一下,点出诗眼就靠这句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段话特别适合我这种小白,感谢感谢!
--
FROM 124.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