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位觉得六老师的诗改得如何?
完全不懂古诗写作规范和要求的表示,这个得先请本版貌似对古诗有一定造诣的那位男士来先鉴定一下,id是M打头,图像是只老虎的,记不住他全称了,谁看到他出现帮@一下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作:
: 三人欲寻边,单车向祁连。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
:
: ...................
--
FROM 114.245.222.*
对了,你对古诗格律也是知道的吧?先说楼里这两首诗符合基本的形式要求么?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老师前老师后的
--
FROM 114.245.222.*
平仄没问题,是不是形式要求上就没问题了?
古时的平仄和现在是否有差异?顺便给俺们科普一下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不行,主要靠读的语感,我主要看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平仄都没问题的
:
--
FROM 114.245.222.*
对对,就是他,谢谢!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Myarmor
: 大概是这个吧
--
FROM 114.245.222.*
你这段话特别适合我这种小白,感谢感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的原则都是相通的,古时和现在主要是读音有变化,才显得今天读音好像不押一样
: 不过我对古诗的理解还是高中生水平,押韵的话135不论,246分明,他们的第3句都不押的,平仄的话一般也是第3句用仄,就是去声,最后一句平声,他们的第三句都对,都是第3声,暗合起承转合的“转”,我就知道这么多
:
--
FROM 114.245.222.*
这个解析不错,我以后肯定记住啦。。。
【 在 separaten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id很好记,我的马甲……
--
FROM 114.245.222.*
早还给老师了,惨惨惨
看了你那段好歹才想起点儿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是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啊,你都还给老师了
: 第3句一定要转一下,点出诗眼就靠这句了
:
--
FROM 114.245.222.*
我感觉可能还是大背景不一样了吧。
开汽车风驰电掣和骑在马背风驰电掣,那个体会肯定不同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诗词其实是有一定章法和逻辑在里面的,普通人缺乏的还是境界
:
--
FROM 114.245.222.*
我觉得不会了,人的想象力是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现实的
比如李白,他肯定不会想到三体里面光速飞船多维世界这些画面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背景和会不会写诗也没太大关系吧,你让李白坐飞机肯定写的更仙了,不是有扶摇直上九万里么
--
FROM 114.245.222.*
那时候能想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我估计不少
一个农民站在田里,看着蓝天飞鸟,苍鹰展翅,估计也会想我要是能飞上九万里多好。
不过可惜他不识字,他的想象力不能写在纸上,流传下来。。。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诗人的想象力就是会比同时代超出很多啊,又没要求他穿越到未来去想象
:
--
FROM 114.24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