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位觉得六老师的诗改得如何?
个人感觉S6老师的更有章法~
水平有限,感觉K老师的“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有点不知所云,对不太上,“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出现的也略为突兀,最后的“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格局也略小,如“镜铁山”是敌人大本营,这句还说的过去,可我查了一下,镜铁山似乎并无此意…
反观S6老师的改写,出行状况,沿途景致、最后抒情都交代的非常清楚,非常流畅!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作:
:
: 三人欲寻边,单车向祁连。征尘三千里,铁锁控金川。骠骑弱水旋,一战武威传。长缨何所指,踏破镜铁山。
:
: 六老师的改作:
:
: 津门三人欲寻边,
: 单车七月向祁连。
: 谁知征尘几千里?
: 且来踏山随万转。
: 古来骠骑弱水旋,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72.73.*
“西北黄沙今不见”可能是因为我国西北的植树造林工程,这个工程是个人类壮举…
话说,理想one是个什么梗?
【 在 shawn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前者宏大但略显刻意。6老师改的也有看不懂的地方,比如西北黄沙今不见,是以前有沙漠现在没有了?略失严谨。另外,没有把理想one这么押韵的词编进去也是一大败笔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72.73.*
你这么解释一下倒也说的通,就是出现的有些突兀,跟上一句连不太上…
汉武帝设置的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从名字就把汉武帝和霍去病的军功彰显的淋漓尽致!这四个名字中,我尤其喜欢张掖,“张汉朝之臂掖,以控河西”,河西是我汉朝张掖可及之处……
PS:铁锁在古诗中常用意向是铁索横江,是水战的标志,是防止敌人战舰来袭的…
【 在 Krete 的大作中提到: 】
: 霍去病当年北地郡出发,向北向西穿越沙漠,绕过龙首山后沿弱水南下后向东旋转的位置离金川不远(金川是河西走廊最窄的地方)。东旋后,在武威大破了匈奴,武威这个地名因此而来。
:
: 这一圈,未必是精确的三千里,但所差不多。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72.73.*
FROM 223.72.73.*
一直觉得这首诗写的很敷衍!
汪伦素来倾慕礼拜,欲请李白到自己做客,恐李白不至,闻李白好酒,便数次写信以“十里桃花,万家酒舍”相邀,李白看有酒有景,便欣然前往。等李白到了,汪伦才实话实说:上游十里处,有个渡口叫“桃花渡”,故为“十里桃花”;酒店只一家,店主姓万,故为“万家酒店”。
李白发现自己被骗,然而汪伦还是好好的尽了地主之谊,李白有感于汪伦的热情,才作了此诗。谁能想到竟流传千古…
诗写的就像流水帐,“桃花潭”也不过是个小水泡子,李白夸张了一下…
我感觉还是很敷衍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想象一下李白的赠汪伦,并不是有酒就有诗,他喝了三天酒也写不出来,最后在他离别,汪伦来送他的时候,他才写出了名句,离别的场景,素昧平生,却能得到难得的尊重和理解,想到此情此景,诗意不禁油然而生了,真实的感情才是最动人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72.73.*
并不。
试看李白应制写称赞杨贵妃的。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 在 ing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首七绝而已
: 这么短的篇幅,要求瑰丽、雄齐或者华丽有点太过分了。满足这要求的至少是首律诗,要给人起承转合的空间才能发挥出来。
: 李白绝句的特点,极致的夸张又与写实丝丝入扣,在后两句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人家是仙,便是敷衍也足以流传千古。已足以羡煞后人了。
:
: --来自微水木3.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