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oundballcity.com/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557從Pat Riley「封口」談NBA教練激勵人心之道
發表者 艾迪 於 2006-03-01 19:00:00 (4110 人氣)
如果連熱火模範球員Dwyane Wade都覺得,「鐵血教練」Pat Riley要求他們「全場48分鐘百分百付出」的努力目標,並不切實際,那麼擅長以「卡內基式」精神訓話激勵人心的Riley於2月27日出戰暴龍賽前還能說什麼?
Riley什麼也沒說,甚至更乾脆,口貼膠帶走進休息室內不發一語!
Riley「無聲勝有聲」的策略奏效,熱火諸將也未多說,就是繃緊神經,全力以赴以101:94獲勝,將本季最長連勝紀錄推向第6場。
Riley為何會別具巧思祭出這招「無聲勝有聲」的招式,是有鑑於25日出戰戰績欠佳的西雅圖超音速,球員態度意興闌珊,在大幅領先達21分後即掉以輕心,第四節曾被反撲至只領先1分,最後雖仍以115:106贏球,卻讓Riley憂心忡忡。
Riley於隔天練球進行長達90分鐘的精神訓話,27日上午投籃練習又精神訓話60分鐘,不斷灌輸球員不能鬆懈的觀念,尤其繼12日擊敗底特律後,接下來10場比賽有9場對手勝率皆在5成以下,就像25日出戰超音速差點「凸槌」一樣,熱火本季有太多「遇弱則弱」怠惰的壞習慣,此刻正值季後賽卡位戰關鍵階段,熱火不能有所閃失。
熱火球員對於萊里的「卡內基式」訓話,似乎聽到有點精神疲乏,Wade表示:「Riley所有訓話我們都聽到了,不過我們並非沒有去嘗試努力,我們竭盡所能做到最好,教練總是要求全場48分鐘百分百付出,其實這有點不切實際,我只想說我們都盡力了。」
Riley可能了解,如果連Wade都聽膩了,那他真的該「閉嘴」了,所以27日出戰暴龍賽前口貼膠帶走進休息室,球員也都知道該怎麼辦,Wade尤其了Riley的苦心,切換至「強攻」模式,全場19投15中,包括7次灌籃與5度切入突破上籃,攻下全場最高32分,扮演致勝功臣。
勝利氣氛也讓Wade賽後大開Riley玩笑表示:「Riley可能口貼膠帶太久,臉部逐漸漲紅,讓大家開始擔心他要不要緊。」Riley則微笑以對:「至少球員已經知道我想表達的用意。」
Riley捨過去「愛之深責之切」的霹靂手段,反倒採柔性勸說的激勵方式,讓人頗感意外,這點連Riely也承認:「要是過去,我可能提著50顆水球進休息室,邊看錄影帶,邊砸向凸槌的球員,最後我會告訴他們:『你們全濕(全錯)了!』」
Riley可能也知道現在的球員不能打,連罵也可能要三思而後行,所以才會在兩度精神訓話後改變策略,希望「無聲勝有聲」讓球員體會其用意,不過Riley並不會因此有所鬆解:「我不想搞到最後要拿木漿或木棒出來,不過你知道的,該用的時候還是要用!」
那麼對於Wade所謂「不切實際」的看法,Riley也能體諒他:「這就是人的本性,但是我在NBA圈內打滾38年了,太了解球員的惰性了,他所說的嘗試努力,對我而言是虛幻的,去做才是真的,身為教練就是無時無刻鞭策球員做正確的事,也知道要激勵球員的難處,所以我才會總是挑剔他們努力的程度。」
沒錯,想要激勵NBA球員大不易,和Riley同屬「大師級」的教練,如尼克Larry Brown、湖人「禪師」Phil Jackson,也都各有一套激勵人心的謀略。
在我眼中,傳統派Brown和Riley一樣,是那種無時無刻都要上緊球員發條的嚴師,甚至把球員逼上樑山也在所不惜,有道是「狗急跳牆」,球員急了,所發揮的潛力也是無限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如「球員交易截止日」前被活塞交易至魔術的Darko Milicic,在活塞三季宛如夢魘,其中有兩季是Brown的傑作,讓Milicic幾乎失去信心,自認自己就像場邊遞毛巾、送茶水的球僮(ball boy)。
不過我欣賞Brown講真話的勇氣,而且與Riley鏗鏘有力的口吻相比,更添了幾分幽默,例如尼克於開季前兩個月只拿下7勝,Brown自嘲尼克:「7勝?那是指我們有資格打大學盃賽囉!」
Brown所指的大學,並非NCAA男籃賽,而是NCAA美足賽,大學一般球季只打11場,只要拿下7勝,就有資格打一些像「玫瑰盃」,「橘盃」的大賽,Brown對尼克戰績的詮釋,真是既冷酷又貼切。
Brown也慣於借助媒體的力量向球員施壓,在公開場合批評球員是非長短,這招也曾讓活在紐約毒舌媒體顯微鏡下的尼克球員,為了應付Brown的發言而費盡唇舌,如果能夠說明白還好,就怕愈描愈黑言盡詞窮,搞得自己壓力愈來愈大。
不過再好的謀略,也禁不起一成不變的使用,尼克球員很快就原形畢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積習全又攬上身,這下連Brown也也笑不出來了,尤其是2月27日作客馬刺,在昔日徒弟馬刺Gregg Popovich面前以93:121敗得潰不成軍。
面對這樣慘不忍睹的輸法,Brown說:「球迷、老闆只能看到這樣的爛表現,真讓我痛不欲生,這種經歷是我先前所到過地方、所教過球隊,所未曾經歷的處境,以前至少會讓我有漸入佳境感覺,現在則毫無進步感覺。」
相較於Riley與Brown的鐵腕政策,「禪師」Jackson的激勵人心策略顯然人性化許多了,而且充滿禪機與智慧,不過有時候卻很難懂,因為他說的話太玄了,不像Riley與Brown一針見血,我必須承認,有時候禪師的話,我即使查字典,仍難參透箇中奧妙。
所以,Jackson這一套,是要用在天才球員或是自我要求甚高的球才有用,像是在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Kwame Brown,連Jackson那套也顯得黔驢技窮,像是先前Chris Mihm受傷時,Jackson要Brown好好把握機會發揮,結果Brown先發首戰仍打得一無是處。
同樣喜歡在媒體在批評球員的Jackson,又私底與Brown會談,讓他先談談自己待加強之處,Brown講了半天,不僅講得比禪師還天花亂墜,而且又沒講到重點表示:「我的得分可能要再加強。」
差點沒吐血的Jackson只好直接說:「你可能搞不清楚狀況,我把你送上先發的用意,就是防守與搶籃板,最後一件事才是得分。」
禪師不管軟硬兼施,你可注意到,他對具「一哥」身分的球員永遠只有褒,沒有貶,即使想責備一下,也只會拐彎抹角,故弄玄虛一番,因為在他的籃球哲學中,他要讓一哥充滿信心,甚至是沒有理由的自我膨脹都好,才能在球場展現所向無敵的膽識與無所不能的技藝,在關鍵時刻穩住陣腳、領軍獲勝。
這也就是從昔日「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到Shaquille O'Neal,總可以感覺到兩人無與倫比的自信,自認不會輸球,要是球隊輸球,千錯萬錯皆非一哥的錯,要錯也是「二哥」或是替補球員的錯。
所以Jordan不會被Jackson罵,被幹的不是Scottie Pippen,就是更下面的人;O'Neal不會被罵暴肥,要罵也是罵Kobe Bryant出手太多。
現在風水輪流轉,Kobe被扶正為一哥,也脫離昔日被罵的日子,現在吃排頭的都是Lamar Odom,不斷被Jackson質疑其穩定性,要不就是Brown被罵到臭頭。
看了三大名師如何激勵人心之道,各位覺得那套最有效,那套你最喜歡呢?
--
FROM 61.4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