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国
“我们的任务不是让那些明星们闪光,而是要提高整支球队。”——张政明,广东华南虎青年队主教练
苏伟弯着腰,按着自己的肚子,脸痛苦的扭曲着。和其他广东华南虎的队友一起,苏伟正在广东体育学院进行他第三次也是第六个小时的训练。他是一个特殊的中国青年,6尺11,260磅,脚弯的像一个小写的n。他的身体并不适合长跑,但是这却正是他在做的。水疗,赛后的冰敷?这些都还不在议程上。现在是跑步。
很不幸,这些努力和能量并没有让苏伟变得特殊,或者说也没有让中国在世界篮球界上变的更强。中国早就以多产出色的年轻人闻名,之后,他们以东欧职业球队的模式安排球员的吃住和比赛方式。但是这些并没有让他们和东欧那样频繁产出世界级球员。
当然,在努力迷失的就是注意力和创造力。篮球中更重要的是急停急跑的爆发力,瞬间的决定力和本能的反映。要怪就怪那些死啃书本的老式训练方法让这些才华横溢的中国年轻人在压力中泯然众人。
这个现实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影响到苏伟。他才16岁,要到7月才年满17岁。每天都能打篮球是他的梦想。你在中国的哪个地方出生将决定你将从事什么运动。苏伟在东北的老家日照是一个盛产划手的地方。而在他长到6尺4,并且拥有一个划桨的身材。因为家中的一个朋友认识广东青年队的教练张政明,苏伟现在就有幸加入了中国篮球联赛里最好的球队。
“能来这里我觉得很幸运,”苏伟通过翻译员说,“兴奋,光荣,开心。”
华南虎,连续两届CBA的卫冕冠军,是这个联赛唯一的独立球队。(其他14支球队都是政府接管。)他们成功和出色的执教和高质量的硬件设备吸引了很多年轻才俊。而这些才华横溢的球员为成年队的快速打法——这和中国传统的步行进攻打法有很大区别——提供了很强的人员储备。这种打法是成年队主教练李春江到美国学习,看到超音速和开拓者那种节奏的比赛之后设计的。有四名广东队球员在中国国家效力,而且苏伟的队友陈江华,有潜力成为中国第一个打进NBA的后卫。
苏伟已经体验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怎样打篮球的了。他是70名在去年夏天被邀请参加亚洲篮球无疆界的球员之一。在12月他在埃德蒙顿参加了高中篮球锦标赛。三月,他在阿勒冈的尤金第二次参加了篮球学院的活动。
他的技术很显然比上次要好了。去年冬天,在苏伟和广东科技大学比赛时,他才接受正是篮球训练不到两年,而在那个时候,仅凭无限的热情打球的他还不能掩盖他在技术上的粗糙。他被对手的防守控制,罚丢罚球。不过他也试图封盖每一次投篮,抢每一个篮板,这让他依然显得非常突出。“他是我们所有运动员里进步最大的,”张政明说,“他有机会进入华南虎的一队,甚至在几年之后进入国家队。”
不过不是现在。去年春天在被禁的训练营里,苏伟遇到了32岁的大学中锋,6尺7的王辉。前华南虎的王辉统治了苏伟。这让张政明发现对这个孩子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他很强壮,但是他并不知道怎么运用他的力量,”他通过翻译说,“我对他耳语说了几句垃圾话,想让他发怒。但是我还是很欣赏他一直都很严肃的对待比赛。”
华南虎训练的方式没有给苏伟什么选择。每周六天,严酷的训练从六圈变速跑开始。上午的训练还有一对一的全场训练或者是举重。在下午还有两小时半场对抗以及快攻的训练。训练中和其他球队的对抗相当罕见。
这种训练的体系其实已经相当陈旧了。这都基于张政明在20年前体育大学里打球时学到的训练方法。尽管西方的影响已经渐渐深入了中国的文化,但体育的结构还是受着当初前苏联的影响。而且由于分工相当的明确,所以李春江从来没有干涉过已经执教广东青年队8年之久的张政明的训练。
举重训练从来没有重量进步的记录,没有人给每次托举的间隔计时,没有人检查球员的投篮姿势。一个20分钟的训练过程是由全队的其他人在场地的一端投定点式三分,而苏伟在另一个篮下练习高举着球转身然后在三尺外打板投篮。之后,为了练习他们的罚球,两到三个球员会同时站在一条罚球线后面练习。
张政明很少中断训练。懒散的单手传球,失去平衡的投篮和很差的空间站位都没有得到纠正。到目前为止,苏伟唯一接受过的个人训练是两年前在阿勒冈进行的为时一个月的篮球学校里。在那里,前CBA的前锋李春江在每天的训练之后都会给他开小灶。
在美国,不仅是有在中国没有的个人指导。广东体育学院的运动设备的质量也好坏参半。举重的杠铃每个重量都有,但是篮球场急需翻新,而且那里的灯光相当糟糕。
这还不要说广州的空气质量。广州是中国最大的广州是中国最大的加工业中心,每天早上空气中都会弥漫着一层烟灰,而这些迷雾总让太阳看起来很模糊。体育学院座落在珠江边一块安静而绿树林荫的地方,但是苏伟在他的房间里既听不到江水声也看不到珠江的影子。他几周几周的得不到走出校园的机会。
球队住在一座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潮湿、阴暗的宿舍里,只有一个公用浴室,窗户上没有窗帘,没有空调,没有地毯。娱乐中心只由一个带PS的大电视构成。一张破沙发已经是最主要的家具。球员们,三个人公用一个房间,要自己清洗各自的衣物,然后把他们挂在走廊上,那里还排着已经穿的很旧的球鞋。所有投进宿舍的阳光都被滴水的球裤拦下。
保密措施遍布整个体育学院,这也是苏伟在2004年冬天第一次接受ESPN杂志采访是通过附近酒店的手记进行的原因。这个校园都处于一个三个月的封锁期——没有人进,也没有人出——因为那是正在进行冬训,一个从每年十月开始为下一年国家比赛做准备的训练期。(另外还有三个月的夏训,在每年的夏天。)那里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一个球员,而这就是华南虎队让我们采访只能写整支球队而不是苏伟个人的原因。“青年队的目的不是培养球星,”张政明说,“而是提高整支球队。”
这支球队也就成为了球员们的全部。在过去的三年内,苏伟只回过两次家,每次都为期十天。他的父母,苏新高和蔡怀美从来都没有去探望过他们的儿子。“我想念他们,”苏伟说。他上一次回家,他第一次看到了只有10个月大的侄女苏然,也吃了母亲为他做的炸鱼。但是他感受到了距离感。“家里不一样,因为我总是住在体育学院,”他说,“广州这里更暖和,而且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如果广东队不要我,我会尝试去北京读书,我喜欢北京。”
他第一次到首都的经历的美好的,那是篮球无疆界活动在2005年7月来到美景的时候,苏伟是14个华南虎的队员中的一个,尽管他之前因为右脚受伤休战了几个月。这疼痛让他在到达北京之后的第一天都无法让他站立着在北京第三医院接受脚部检查。没有X光的检查,诊断结果:关节扭伤。他试图比赛,但是在第一个训练营开始之后10分钟,他就离场了,一瘸一拐的走进训练房,在那里,训练营的美国运动训练员对他足工的高度很惊讶。“他需要矫正。”训练员说。
训练员记录下了他足工的情况,而苏伟也在下午忍着伤痛加入了比赛当中。“训练营对我有好处,”他说,“我想打球。”
第二天是NBA球星的指导。苏伟和76人的中锋Sammy Dalembert对位,并且接到了姚明传进来的球。他三次企图摆脱Sammy的防守。最终,苏伟选择了后仰的跳投,传来的是一声清脆的手掌拍掉篮球的声音。当轮到苏伟防守时,姚明向他传授了如何防守内线传球的技巧。“在我到NBA之前,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姚明说,“我们从来不这么做。他会变好的,他有很好的身体条件。”
两个小时候,苏伟瘸着脚走下了场,但是他并不孤独。14个球员中的9个都没有完成那天的训练。而尽管他饱受脚伤困扰,苏伟也是入选了20人组成的全明星阵容。
由于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的篮球高层突然开始接受新的观念了。小牛的助理教练、在上届奥运会指导中国国家队的Del Harris建议中国要多走出亚洲打比赛。也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让广州青年队到加拿大集训。
但是中国篮球的革命速度显然对于苏伟和他身边这群广州青年队的队友来说还是太慢了。坏的习惯已经养成,时间和经历已经被浪费了。而且更糟的是,他们的未来也并不确定。华南虎能整天整天的训练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被限制到每周只有10小时。在中国,你不可能在上完大学之后进入职业圈:学习要求的太多了,大学篮球的才华太少。但是如果你在青年队里被淘汰,你还是仍然可以在大学里的球队里得到机会的。而那也许会比成为职业球员更好,毕竟因为长期合同并不存在。你可能受到严重的伤病,工作的竞争也很激烈,可能一下就从相对舒适的条件滑入很艰苦的境地。
苏伟是幸运的,他还可以依靠他家庭的建材生意生活,但是那也是最后的办法了。现在,他说,他的目标是:“释放我所有的潜力,成为我能成为的人。表现自己。”
这是一个很值得的梦想。不过就中国篮球目前的状况,这也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
苏伟的世界
他的篮球
状态:业余
教练人数:4
队友平均年龄:17
每周训练小时数:40
每年比赛数:50
最喜欢的球员:Pau Gasol
中国的篮球
大学球队数目:700
在CBA中的球队:15
CBA中的中国大学球员:0
平均年薪:12500美元
--
FROM 61.4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