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五环和六环的规划是彻底失败,四环的规划有远见
五环的规划团队太短视了,北五环常年拥堵就和20年前规划团队的短视脱不了干系。
六环就更扯了,搞一个两车道,估计是过惯了苦日子的设计师操刀设计的半成品。
--
FROM 124.71.93.*
四环也天天堵。每天太阳宫到中关村得40分钟
【 在 Bruce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环的规划团队太短视了,北五环常年拥堵就和20年前规划团队的短视脱不了干系。
: 六环就更扯了,搞一个两车道,估计是过惯了苦日子的设计师操刀设计的半成品。
--
FROM 223.71.204.*
缓行和堵死是不一样的。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环也天天堵。每天太阳宫到中关村得40分钟
:
--
FROM 124.71.93.*
该上高架桥了
--
FROM 114.113.123.*
没有一个全程高架遗憾。
三五六环车道少遗憾。
北四环现在应急车道硬生生挤出来一个人行道,这是什么鬼,把应急车道给占了一部分。
【 在 Bruce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环的规划团队太短视了,北五环常年拥堵就和20年前规划团队的短视脱不了干系。
: 六环就更扯了,搞一个两车道,估计是过惯了苦日子的设计师操刀设计的半成品。
--
FROM 1.28.45.*
高架只是方案问题,规划是要解决预留冗余以便长期发展的问题。
看看成都三环,预留了各50米的空间,现在是主八辅八,双向32车道的主干网络 外加两边的林荫绿地,全球最长的自行车专用高速道。
【 在 chenchf 的大作中提到: 】
: 该上高架桥了
--
FROM 124.71.93.*
那就多盖几层
【 在 Bruce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架只是方案问题,规划是要解决预留冗余以便长期发展的问题。
: 看看成都三环,预留了各50米的空间,现在是主八辅八,双向32车道的主干网络 外加两边的林荫绿地,全球最长的自行车专用高速道。
--
FROM 114.113.123.*
多盖几层什么都解决了,大不了四层,每个方向一层。
不够可以一个方向两层,直到够宽的地方。
大不了只让走小车。
都说经济不好,其实很多基建都没做。
【 在 Bruce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架只是方案问题,规划是要解决预留冗余以便长期发展的问题。
: 看看成都三环,预留了各50米的空间,现在是主八辅八,双向32车道的主干网络 外加两边的林荫绿地,全球最长的自行车专用高速道。
--
FROM 39.152.24.42
匝道的设计才是莫名其妙
主路多车道匝道单车道
所有的匝道口都成了天然的堵点
【 在 Bruce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环的规划团队太短视了,北五环常年拥堵就和20年前规划团队的短视脱不了干系。
: 六环就更扯了,搞一个两车道,估计是过惯了苦日子的设计师操刀设计的半成品。
--
FROM 159.220.20.*
这就是没有预留荣誉造成的,整个北五环这样的堵点有7个。
【 在 AmethystZh 的大作中提到: 】
: 匝道的设计才是莫名其妙
: 主路多车道匝道单车道
: 所有的匝道口都成了天然的堵点
--
FROM 124.71.93.*